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闻漫评)生存证明补不齐制度的短板

(2012-03-23 00:30:33)
标签:

杂谈

(新闻漫评)生存证明补不齐制度的短板

                                                                                     王成喜 

 

廖水南
   
    据报道,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规定退休老人花5元买“死没死证明”,并要到场证明自己没死才能继续领退休金,否则就认定死亡。对此,牡丹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保险处工作人员回应,该证明不是“死没死证明”,而是指纹验证表,需要领取退休金的老人按指纹确认身份。(3月22日新华报业网)
    为了避免退休金被冒领,不少地方都有自己强制执行的“绝招”,不过这些煞费苦心的“土办法”大都不怎么体面。比如有的地方要求老人手持当天报纸拍照;有的地方让老人通过网络的视频系统做“生存证明”,甚至还有地方要求老人回原单位验明正身等。但话说回来,在当前的社保制度下,各地方政府千姿百态的“死没死证明”也属一种无奈之举。
    从持续的新闻报道来看,一些退休老人去世后,家属秘不上报继续冒领养老金并非相关部门的揣测或偏见。仅2011年10月,广东省社保局通过核查个人户籍信息进行比对发现:在107万参加新农保的人当中,有3800多人在户籍信息系统中已被销户,787名正享受待遇的老人,早在新农保启动之前已经死亡。而此时,已经有38万元的养老金被冒领。
    一方面是现行国家政策——只需居委会出具证明的领取办法无法堵住养老金冒领的漏洞,另一方面是冒领养老金的事件时有发生,且冒领手法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于是,各种防止冒领养老金的地方版“规定”自然层出不穷,从而可能给老人带来不必要的心理伤害。从这个角度而言,或许没有必要过度解读“死没死证明”,渲染退休老人的悲情色彩。
    但需要反思的是,养老金被冒领更多地在于制度短板,比如缺乏完善的稽查制度,养老金发放机构审查管理不严;协查机制不畅,经办机构与户籍管理等部门之间不能协调一致;没有合理的监督机制,违规家属得不到有效的社会监督和举报等。就此而言,相关部门完全可以在“生存证明”上多一些人性化的人文关怀和制度设计,而不是一副冷冰冰的嘴脸。
    总而言之,防范养老金被冒领,既在于事前形成预防机制,及时掌握离退休职工存亡情况,扎紧冒领篱笆,也在于事中控制和制约,逐步建立完善的监督和反馈机制,还在于事后的追责和处罚,震慑企图以身试法者。如此,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确保养老基金的安全和参保人员的根本利益,而那些所谓的“土办法”注定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