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木华
中国红会副会长赵白鸽称,加拿大红会因输血问题导致2万人感染艾滋病,相比之下,“郭美美事件”这样没有根据的故事没什么好担心的,最大的挑战是社会和公民对红会的要求不断提高。赵白鸽表示:我原以为,是不是只有中国红十字会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现在发现,红十字会的治理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经济周刊》1月10日)
按照主流的观点,所谓全球性问题,是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比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跨国犯罪等等问题。全球性问题的特点之一是“解决此问题的途径,需要世界各国协作,全人类共同努力”。对照概念和特点,说红十字会治理是全球性问题,这个帽子扣得太大了。
用“全球性问题”、“世界性难题”这样的大帽子来回应百姓质疑,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了某种“时尚”,比如有专家说“地沟油检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专家声称“食品安全管理堪称全球性问题”……在笔者看来,有些大帽子其实不过是遮羞布,是为了推卸责任刻意为之。
把自身存在的问题牵强附会地与世界“接轨”,以此来弱化问题的严重性,这种做法并不新鲜。鲁迅先生曾经批判过这种心态,他用“外国也有臭虫”的模拟对话,形象地描摹出了这类人的阿Q心态:别国也有类似错误,所以我们的错误算不得什么。
赵副会长发现加拿大红十字会也有“臭虫”,尽管是20年前的“臭虫”。然而,出了问题之后,加拿大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呢?是拿“全球性问题”的大帽子推卸责任吗?不是,是独立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加拿大红十字会卖楼赔偿。
有必要纠正赵副会长的一个数据错误。加拿大红会因输血问题导致艾滋病毒携带者的人数是1200多人,2万人是感染丙肝的患者数量。我不知道赵副会长为什么会在数据真实性问题上出现如此严重错误,这种错误至少可以说明,赵副会长并没有以吸取教训的心态去研读加拿大红十字会曾经出现过的问题,相反,听说别国也出过严重问题,就欢天喜地地奔走相告。这样的态度很难让民众相信中国红十字会对自身存在问题有反思的勇气和诚意。
“全球性问题”不是遮羞布,它遮盖不了什么。当然,不管东方西方、中国外国,慈善机构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绝对找不到毫无问题存在的红十字会,我们甚至也找不到一个完全不会出现差错的机构和个人。但问题有轻有重,解决问题的决心有大有小,不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不多谈谈如何学习别国先进经验,却总是用别国过去出现的错误来为自己今天存在的问题作辩解,这种心态无助于中国红十字会的改革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