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小莫 画
吴龙贵
从2006年后,江苏连云港灌云县穆圩村上万村民无自来水喝。村民称,2006年曾通过自来水,但用了半年后就被停用。据悉,停水是因前任乡政府没有按照标准实施农村改水工程,就向灌云县报称改水完成,导致后任无法上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划。(新华报业网8月2日)
5年来,穆圩村有上万村民喝不上自来水,只有自己打井,饮用地下水,饮用水质量每况愈下。今天如果我们还能想起“民间疾苦”这个词,那么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看到这样的新闻,总不免让人有一种时空倒转之感。
农村实施改水工程,本意是为了改善农民的饮水条件,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村民5年喝不上自来水;官员的政绩本应建立在民生利益之上,然而在这里却成了欺上瞒下、损害民生的一把利剑。从中,我们看到了政策的变形与异化,也看到某些权力的愚蠢与麻木。无法想象,当地政府究竟要犯下多少低级的错误,才会酿下村民“5年没水喝”的苦果。
“有政绩,无民生”,或是对这件事最为形象的概括。那么,谁该对此负责?毫无疑问,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谎报改水工程完成的“前任乡政府”。为了取悦上级政府,同时也为了掩盖自己职责的失守,竟致上万名村民的喝水问题于不顾,其对民生利益的漠视以及为官品质的低劣,无疑让人心寒齿冷。仔细想想,声称“无法上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划”的“后任”难道就没有责任吗?穆圩村的饮水问题确实是前任遗留下的难题,后任乡政府也确实向上级反映过问题,但似乎也就仅此而已。如果后任乡政府真正以改善民生为已任,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吗?事实上,相比前任留下一个烂摊子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后任坐视村民5年没水喝,其实更让人无法理解。
继续分析,我们会发现,应该对此负责的还有被轻易骗过的灌云县县政府。实施那么大一个改水工程,究竟有没有完成,作为主管部门只是听信于乡政府的一份报告。5年来,村民的投诉和上访显然不会少,县政府却始终充耳不闻、装聋做哑。这就是所谓的上有所好,下必其焉,正是因为有了工作浮夸、不负责任的上级,才会有追求政绩虚荣、信口雌黄的下级。
可悲之处恰恰在此,应该负责的人多了,到最后反而无责可问。前任已走,或许还得到了升迁,后者两手一摊,表示无奈,上级依然固执已见,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因此事而被问责,更没有一个官员为此而愧疚。5年喝不上自来水的村民们只能仰仗政府的“积极争取”,“等待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力争三年内通上自来水”。这真的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冷笑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