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拍案惊奇)中国版“死魂灵”或更胜一筹

(2011-04-23 00:49:48)
标签:

杂谈

 (拍案惊奇)中国版“死魂灵”或更胜一筹
   
   
         赵强
   
        近日,一篇被称为中国版“死魂灵”的实名举报网帖引发关注,网帖反映湖北一国资企业董事长戚名振以已故岳母的名义出资540万元参与企业改制,并从中获利。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调查发现,此事基本属实。(昨日《济南时报》)
    真是骇人听闻!人死不能复生,但这名董事长早已故去的岳母不但赫然出现在改制后的公司名单上,还能参加公司股东大会,签署公司文件——谁在“借尸还魂”,已经不言而喻。这种情形和果戈理的鸿篇巨制《死魂灵》里的情节相比,只有过之无不及。
    在果戈理的那部经典作品里,善于投机钻营的骗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先挖空心思打通了从省长到建筑技师等上下大小官员的关系,然后去市郊购买“死魂灵”( 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企图当做活的农奴抵押给监管委员会,骗取大笔押金。可悲的是,他没湖北的这名国企董事长“幸运”,机关算尽,最后还是被人揭发,功亏一篑,只好逃之夭夭。
    论贪婪与狡诈,似乎并无轩轾之分,但若比胆大妄为与荒谬怪诞,中国版“死魂灵”或更胜一筹。乞乞科夫虽也是欺诈,但毕竟还是有可乘之机,钻制度漏洞;遭人举报,事情败露,也只能仓皇出逃。可在中国版的“死魂灵”故事里,尽管瞒天过海的手法明显拙劣,但戚董事长那早已过世的岳母还是能公然招摇过市于光天化日之下——其肆无忌惮之处非仅如此,更表现在,举报者举报六年之久,不但未能损其分毫,反而招来举家无名的牢狱之灾。乞乞科夫上下疏通,书中历历在目,尚且未能得手,试问:至今安然无恙的戚董事长躲过层层监管审查,都打通了谁?

    也许,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据该公司原国资母公司的纪委书记说,戚及其已故岳母名下的600万元是别的单位出的,用“死魂灵”的名义只是为了“避免以后股权出现争议”。至于哪些单位,到现在也还不能透露——话虽遮遮掩掩,但一个中国版“死魂灵”背后隐藏着多个牟取不义之财的“活魂灵”魅影已经隐约可见。近年来爆出某些改制公司里的“娃娃股东”不也是类似于“已故岳母”的“死魂灵”吗?
    尽管仍然帷幕重重,但现有的信息已经大致勾勒出一个国企改制中的问题案例标本:借改制之机,将国有资产高值低估给关联利益人或者利益团伙;改制程序不公开不透明,暗箱操作——不仅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更伤害了民众对改革的信心。当改革成为某些人中饱私囊的工具与借口时,必将使进一步深化改革失去了支持的民意基础,这才是比一桩个案更为可怕的后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