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嘉
近日,两条选秀的新闻总是被放在一起来比较。浙江卫视选秀节目《非同凡响》开播,2000年悉尼奥运会双人跳水冠军桑雪也出现在选手当中,她参赛的动机是借助选秀救助母亲。据称桑雪的金牌奖金很有限,现在她的母亲患有心脏病。与此同时,19岁的女孩小曼不仅参加了超过百场的选秀,甚至还想通过参加与自己年龄不相符的相亲节目出名。21日,小曼在东方卫视《幸福魔方》节目中公开表示,因为参加选秀想请舞伴和租道具来包装自己,希望家里能拿出10万元做支持,为了向家里索要10万元包装费,她以绝食相威胁把下岗的母亲气病了。
同样是选秀,同样与母亲生病有关,桑雪成了孝顺女,小曼成了不孝女。关键的共性是,她们都是穷人的孩子。早在2006年东方卫视“加油,好男儿”决赛之夜,我就写过一篇《穷人的孩子去选秀》,当时我感慨的是那一个个贫困的镜头:为了在电视上看到自家孩子,蒲巴甲家还要大老远跑到城里看电视;某东北“好男儿”借了500元钱,到上海参加比赛,最后只剩一元钱了,和好哥们合伙吃一个蛋饼……家境贫寒的孩子总是让人同情的,电视台为了他们的收视率,为了那一块钱一块钱的短信,搞得男孩们在众目睽睽下哭哭啼啼的。
那时候中国的选秀比赛方兴未艾,一些禁令还未下达,支持所喜爱的选手是要花钱的,投一票得花一元钱,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一个绝望的母亲曾经诉说,女儿为了参加选秀活动,光拉选票就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选秀活动全靠人气支持,一张陌生的脸再美好,也未必一开始就有粉丝,最初的选票都得亲戚朋友的支持,很多炒作的费用也不得不由父母出。
我不想听那些不要光看结果更要看过程、得到了锻炼等自欺欺人的话。所得和付出不相匹配是选秀比赛更加现实的问题。好了,现在选秀比赛不用花钱买选票了,可是雇个枪手写帖子也得花钱吧?
照理说,选手想请舞伴和租道具来包装自己无可厚非,许多人参加选秀,包装的手段比这个更高明,花的钱更多。问题是,穷人家的孩子提出这样的需求就被认为惊世骇俗、大逆不道了。还是套用《红楼梦》里的那句“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吧,穷人想通过选秀改变命运太不切实际了。
桑雪和小曼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通过选秀比赛赚钱,后者为了选秀还得花钱。桑雪顶着奥运冠军的头衔已经给媒体足够的炒作噱头了,可是小曼如此平凡,不客气地说即使花再多的钱也未必能如愿,玩弄贫困与亲情的噱头也让人反感。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样一句势利又恶毒的评语实在不想用在那些涉世未深的选秀孩子身上。他们不信命,他们有梦想,他们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们更相信付出就有回报……今天,我再论这个话题,是“穷人的孩子去选秀”,还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依然是个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