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5个特长班压垮9岁儿童之悲
前之后
连上5个特长班,一名9岁的儿童因为压力过大,每天呕吐几十次。为给孩子治病,家里四处奔波花掉60余万元积蓄。1日,这名儿童终于康复出院(昨日《齐鲁晚报》)。
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玩是最大的天性。可父母却让她高强度、宽范围地参加5个“特长班”,实在显得有点夸张。即使是成年人,恐怕也难以经受得起这种名为厚爱,实乃摧残的“魔鬼特长学习”。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位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不难理解。而且,无论是达官贵族,还是平头百姓,父母既有权利也有义务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去发现和培养他们的兴趣特长。然后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与反应,作出进一步的修正,从而最大化地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但任何事情都过犹不及,必须科学把握好其间的“度”。如果把对孩子兴趣特长的培养,强行建立在孩子快乐童年和健康身体的牺牲之上,恐怕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变得毫无意义。
就现实情况而言,这名9岁儿童不过是当下诸多孩子现状的一个缩影和代表。基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许多父母往往不惜倾其所有,试图把孩子从小就培养成“特长生”。遗憾的是,这当中他们却又常常忽略了孩子的特质,以及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内心感受;在爱的名义下,导演了一个又一个悲情故事。
于孩子而言,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快乐地成长,或许更为关键和必要。父母在孩子兴趣特长的培养上,拔苗助长或“普遍撒网”,未尝不是一种“溺爱”。而这种爱,还可能成为孩子不可承受之重。最后让自己和孩子共同走进一条得不偿失的死胡同。
俗话说,有舍才有得。顺其自然既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境界。在孩子那片蔚蓝的天空里,在孩子快乐健康的童年里,父母不应过多渲染上自己的仓促影子和未了心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