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拟好文章的标题

(2025-07-14 08:18:05)
标签:

文化

杂谈

情感

分类: 杂谈
如何拟好文章的标题
 朱 欢 
题好文一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应该能够体现文章最核心的价值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能够一语道破,方便读者理解。打磨好文章的题目,能够给文章添色不少,提高文章的投稿命中率。那么,如何拟好文章的题目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育写作经历来谈一谈对如何拟好文章的题目的认识。


一、凸显立意

一个好的文章题目切记“假、大、空”。应该让读者一看题目就能大概知道文章要写些什么内容,而不是让读者看完题目后还在云里雾里,不知所措。比如,笔者在写《图形的运动——轴对称》的教学设计稿时,第一稿就用了《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这样的题目,当时这样的题目特别得火,投稿半年后,没有任何消息,后来我冷静下来仔细琢磨,发现这是一个通用的题目,不管什么人,什么学科都可以用。后来,我把这篇教学设计稿的题目改为《依托想象,理解本质》,这样就把文章的题目从“通题化”到“精准化”表达,凸显了“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的本质和学习要求,最后顺利地刊发在《小学教学设计》杂志上。



二、要求对仗



好的文章题目要求对仗,尽可能地做到前后字数一样多。比如,笔者发表的教学设计类的文章很多题目都是这样设计的,有点像中国的古典建筑,讲究对称美。



1.多种感官参与,发展空间观念——《观察物体(三)》教学设计 

2.搭建操作平台,理解概念本质——《平均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3.经历探究过程,建立数学模型——《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意图

4.渗透数学思想,培育核心素养——《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5.感悟转化数学思想,体会运算的一致性——《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只要文章的题目能够突出我们要研究的主题就基本上可以了。比如,我在《江西教育》写过一篇教学设计稿就用了《以学定教,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鸡兔同笼”教学设计与思考》这样的题目,虽然没有对仗,但也能体现教师对这节课的教学理念的定位。




即使是文章中的小标题,同样需要对仗。比如,笔者在《小学教学·数学版》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教育写作之我见》的文章,里面的三个小标题分别是:“没有等出来的文章,只有做出来的精彩”“阅读之后人生宽广,写作之后人生丰盈”“写作从动笔写开始,坚持才会有好的结果”,每一个小标题都是18个字,为了对仗,当时是想了好久才实现了上述目标的。比如,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数学阅读中的“加减乘除”》,文章中就设计了四个小标题:“加上一些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减去一些包袱,让学生轻松阅读”“乘上一些方法,让学生高效阅读”“除去一些焦虑,让学生增值阅读”,每一个小标题都是13个字。再比如,我在《德育报》写过一篇《教育写作的三个关键词》,里面的三个小标题分别为:“保持热爱是写作的第一密码”“努力实践是写作的第一源泉”“勤于思考是写作的第一动力”,每一个小标题都是12个字。文中使用这样对仗的小标题,很容易夺人眼球,编辑一看这样的小标题,就会觉得这是作者花了很多心思想出来的,从而增加编辑对文章的好感。



三、控制字数


一般来说,一篇好的文章题目的字数为12个字左右,最多不超过18个字。比如,笔者在《小学数学教育》《陕西教育》《小学数学教师》等杂志上发表的卷首语或教学随笔,都是少于12个字的。


1.读书与教书 2.要想上好课,功夫在课外 3.好课背后的密码 4.课堂教学需要目标意识 5.向名师学什么 6.教学与种树 7.种下一颗思考的种子 8.从错误走向正确 9.将错误当资源 10.教学,不妨慢下来 11.追寻好课的模样 12.教学如开车 13.教在学生的需要处


如果文章的题目字数超过了18个字,就可以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来概括,这样就不会给人冗长的感觉。比如,笔者写过一篇有关读《中国教师报》的心得体会文章,就用了两级标题的形式,《从“相知”到“相守”——我与《中国教师报》的二三事》;在写与华应龙师父交往过程中的故事的文章,同样采用了这样的形式,《从“憧憬”到“惊喜”——我的拜师故事》。这样既避免了题目冗长问题,又特别地切合文章的主题。


四、追求质朴



“简单、通顺、清浅、明白的文字,透明度高,可读性强,乃我所欲也。”作家亦舒的这段话,我身为赞同,也是我追求的文字表达方式。比如,笔者写了从教以来自己与公开课教学成长的文章,题目为《公开课,一路有你》;讲述了15年来自己是怎样成长的文章,题目为《15年,我这样成长》;2022年《中国教师报》年度读者的文章,题目为《智慧路上的伴侣》;阐述了教师在课堂上要多表扬少批评学生的文章,题目为《教师要修炼一颗柔软的心》……笔者写了很多文章的题目都符合这种质朴的风格,不夸张、不浮躁,不做“标题党”。


五、善于概括


笔者还有一些发表的文章,题目是用概括性的文字来描述的。比如,笔者发表在《德育报》的文章《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关键词” 》,就包括了“发愤图强地读书、流连忘返地思考、永不停歇地实践、饱含深情地写作”这四个方面;发表在《德育报》的文章《教师专业写作“三问”》,就包括了“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这三个基本的写作问题;发表在《中国教育报》的文章《巧用“三点”,提升课堂管理效能”》,就包括了“身体力行是关键点,正面管教是出发点,阶梯式奖励是落脚点”这样的三个基本点。这样的文章题目很明确,很有力度。



六、制造悬念


设置悬念能够吊动读者的胃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阅读兴趣。比如,笔者写了一篇文章《一节没有上完的课》,读者看到这个题目就会产生好奇:“为什么这节课没上完呢?是什么原因呢?”从而引发读者进一步地阅读此文;再比如,我还写了一篇文章《带我“飞”的人》,读者看到这个题目就想知道:“是谁带笔者飞?飞到哪里?”像这样的题目设计需要恰到好处,根据情节来安排,不要刻意强求,为了设计悬念而设计。


七、应用反差


反差是指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对比的差异程度。应用反差,往往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性。比如,笔者写过一篇有关班级管理中使用小奖条的文章《“小奖条” 大作用》,写过一篇有关作业设计的文章《作业设计“热”效应下的“冷”思考》,还写过一篇我的校长栏目的文章《只有乡村学校,没有乡村教育》,这些文章的题目就用了上述技巧,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反差,引发读者一探究竟的欲望。


以上方法只是我个人在写作实践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小技巧。要想拟好文章的题目其实是一件比较难的事,需要作者认真仔细地琢磨,需要处处留心、广泛阅读、深度思考,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