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子头上的博客
太子头上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06,148
  • 关注人气:6,5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意义的?

(2025-03-26 12:07:09)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意义的?
    当教师的都知道,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完成教书育人的主要途径。在“分数至上”的今天,课堂教学已经异化为传授知识、培养小镇做题家。只要你任教的学科平均分高,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就是家长眼中的稀缺老师。育人为先的教育初心似乎被学校、家长和社会所忽略了,教师的职业修养和高超的育人机智并不被大家看重,也不怎么看重日常课堂教学。因而很少有教师,去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意义的?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会经常遇到问题:有的学生作业会做,却不知其所以然,这说明并没有真的学会,只是机械的模仿,或者是一知半解;有的学生考试成绩非常优秀,却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的学霸,却没有一点基本生活常识,根本没有生存技能……这个问题是需要教师高度重视,是不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偏离教育的初衷。至少可以说课堂教学只是传授知识,并不是有意义的。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意义的?

    首先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一味地去加快教学节奏。一定要给足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学会等待,静待花开。学生自己能悟的、说的、总结和解决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悟、去说、去总结和去解决,真正地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实实在在地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绝不能越趄代疱,既要大胆放手,又抓住最佳的教育时机,进行不着痕迹地点拔。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的流程、内容,重新确立教学起点,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力争一大半学生掌握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这才算完成本次教学任务。

    其次是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以本班学情为依据。教师课前进行教学准备时,必须认真分析本班学情。然后根据学生学习基本情况,设计教学流程,选择合理适用的教学理念,确定如何使用教学设备,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反之,脱离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学生课堂上的情绪状况,教学流程设计得再怎么科学合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得再怎么淋漓尽致,运用的教学理念再怎么超前,也是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最终学生是一头雾水,我想这样的课堂还无效的。

    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只是表演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并非是真正意义的课堂教学,最多是万花筒般精致的教学理念展示。

    还有课堂教学遵守教学原则和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都有独自的个性和特有的潜能与天赋,更何况学生的心智、认知水平与情绪状况,也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教学应该是没有模式的,这是因为学生都是独一无二,学生的心智与情绪也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所以,负责任的教学是每一次都是不尽相同的,每次所采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措施、教学流程、教学语言、教学策略和作业布置都是不一样,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做因人而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去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与兴趣,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要随时随地,因人调整教学策略,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式,确保取得最佳效果。教学是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更没有放之四海都可用的教学模式。

    最后是课堂教学要做到教书与育人并重,绝不能厚此薄彼。教书育人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这里指的是学习方法,也是指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指终身不会忘记的品性、意志和态度等等非智力因素。可实际上,教师为了追求高分数和高升学率,只要成绩好,对学生在课堂的不良表现,都是视而不见,更不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如何去克服困难?如何去应对挫折和低谷?怎样才能做到谦卑低调?怎样才能做到敬畏生命、敬畏他人和敬畏大自然?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应该秉持育人为先再学知识的教学理念,学生一旦在课堂上出现不良表现,就要高度重视机智处理。教师宁可停止教学活动,也要抓住教育时机纠正学生的不良表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信、坚毅、迎难而上……等等品性,试想有这些品性的学生,学习成绩会差吗?教师要抓住适当的教育时机,增强学生是非观念,教会学生做人,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发展的希望和前行的强大动力,有自我反思的空间,有重新跃起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大学毕业后,走向工作、走向社会后,有几个人还记得在小学、中学和大学时学的知识呢?

    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养成的好习惯、好品质、好的学习方法,却会受用终身。学生在自己犯错误时的教师机智点拨,发自教师内心真诚的帮助,都会让学生铭记一生。这难道这不正是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吗?











以教为中心转变成以学为中心

我认为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变成以学为中心,关键得做好以下方面:

一、老师想法得变

老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光自己在那儿讲个不停,得把自己当成学生学习的帮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得相信他们自己能学会,要多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二、教学方法要改

不能总是用老一套的方法教学了,得试试新花样。比如可以用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或者让他们做一些项目,通过实际动手来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这样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自己学会怎么学习,学会和别人合作。

三、学习环境得营造好

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管学生有什么不同的特点,都要尊重他们。还要给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学习。

四、评价学生的方式得变

不能只看学生成绩,得从多个方面去评价学生。要看他们学习的过程是不是努力,态度是不是认真,是不是学会了自己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也让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再加上老师的评价,这样能更全面、更客观地知道学生学得怎么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