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圳市2025届高三一模作文之下水文(饥饿感)

(2025-03-26 12:13:36)
标签:

文化

作文

分类: 作文
深圳市2025届高三一模作文之下水文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可看作对饥饿感的一种描述。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日益丰富的今天,饥饿感的缺乏是一件好事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下水文】

善加利用饥饿感,增强社会发展动能

高尔基用“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铺在面包上”形容自己对书籍的热爱、对精神产品的饥饿感。这种饥饿感,表征了人们对外界事物之渴求的程度。

然而,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日益丰富的今天,饥饿感的缺乏是一件好事吗?这需要仔细分析。

因为饥饿感的缺乏,可以分为暂时缺乏和长期缺乏两种。

先看前一种。

由于饥饿感常常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所导致的。那么,饥饿感的暂时缺乏,至少说明人们的需求暂时得到了实现和满足。从供需平衡的角度看,饥饿感暂时缺乏,本身不是一件坏事,说明资源得到了最优化的配置,生产可以满足消费需求,这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表现。例如,实现“水果自由”之后,对水果的饥饿感暂时消失,就反映了需求的满足以及产供销系统生产效率的提高。

但是,如果饥饿感长期缺乏,倒不是一件好事。它意味着,个体创新的驱动力不足,甚至整个社会的动能不足。

因为,倘若把需求分为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两种。那么,生存需求所产生的饥饿感,要求的是基本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丰富;而发展需求所产生的饥饿感,则指向个人价值的实现。 

所以,从根本上讲,饥饿感所反映的,乃是人们的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我们不妨说,今天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丰富,实际上是过去在饥饿感的驱使下人们努力的结果。而旧的饥饿感消失了,新的饥饿感又会产生,再次激发起人们创造的兴趣和欲望,如此周而复始。米塞斯认为,旨在消除不适感或实现某种满意状态的行动,是人类行为的根本驱动力。那么,我们也可以说,饥饿感这种不适感所引发的人的努力行动,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它会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使人们致力于发现新事物,改变旧状态,创造新世界。

当然,从创造和创新的角度来看,有的人饥饿感不强,更容易满足;而有的人的兴趣更广泛、深入,不容易满足,饥饿感更为强烈,创造力也更高。前者如长沮、桀溺等隐士,后者如种子科学家钟扬、画家毕加索和企业家乔布斯。

从这个意义上说,饥饿感的长期缺乏,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不是一件好事。

也许有人担心:如果饥饿感过度,或产生了错误的饥饿感,不也有负面影响吗?

应该说,这种担心并非多余。因为人性自身存在弱点。饥饿感过度,可能会导致占有欲过强,能力匹配不了欲望,会使人疲于奔命;而错误的饥饿感,如对毒品和赌博的贪欲,则可能会导致误入歧途。这些都会让行为偏离原来的目的,使人远离幸福,增加而不是减少不适感。

但是,这种情况并非无药可救,人们可以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进行预防或弥补。

因此,我们要说,作为青年,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既要对饥饿感善加利用,又要对人性的弱点保持警惕,努力增强整个社会发展的动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