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有感

(2024-12-19 18:59:07)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有感
何亚兰 
【写在前面的话】

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欢写,应该随时动笔去写。

——(中国作家)罗兰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培根

写作是一种奋斗,一种对话,同时也是一种超越自我的过程。

——奥尔马·哈兹勒特


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

——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有感

何亚兰

这个假期,因为这本书,让我在探索如何做教师的这条路上,就如有思想引领,如行于山阴道中,像是有汩汩清泉滋养般,沁人心脾。

拿到《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这本书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出三个问题:一、“什么是立德树人,立什么德, 树什么人?”二、“什么是中国好教师?中国好教师是什么样子?”三、“中国好教师应如何立德树人?”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仔细阅读了这本书。


一、什么是立德树人,立什么德, 树什么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教育热点、教育关键词。在《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这本书的封底上,有这么一句话:“立德树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三大根本问题。”我认为, 我们首先要理解“立德”与“树人” 之间的关系。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说,“立德树人”是一个动宾结构的词,就像这本书上所说, 它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德是人的根本。德是人之德,离开人,德就无寄住的场所;人是有德之人,离开德,人就不能称之为人。“立德树人”,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德为先,通过适合的教育引导人、塑造人、发展人的教育过程。简单地说,就是“立育人之德, 树有德之人”。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立德树人”。

“立什么德”,就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就是把理想信念作为培养的核心;守公德,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作为关键;严私德,就是把中华传统美德作为培养重点。“树什么人”,就是要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二、什么是中国好教师?中国好教师是什么样子?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想说,知识是无国界的,教师是有国家的。所以我认为:首先,中国好教师必须站立在中国的大地上;其次,中国好教师应该有中国教育的灵魂,成先生在这本书里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灵魂之所在;最后,中国好教师要有中国教育的目的与方向,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我们的学生都能够报效祖国,让他们的生命因中国发展而澎湃。因此,中国好教师必须带有中国属性、中国 文化、中国价值;中国好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是具有民族精神、能走向世界的现代人。

中国好教师是什么样子?其实这两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从大格局、大处着眼来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如何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能够用言行正面积极回答这个问题 的教师,就称得上是中国好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如果能够践行这三个要求,就称得上是中国好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四有”也是我教师职业道路上的指明灯。由此,我想到了张桂梅老师,她就像一束希望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追梦人生;我想到了浙江省学军中学原校长陈立群,他退而不休,放弃百万年薪,前往贵州省台江县的一所民族中学担任校长,把一所非常落后的学校建成了贵州省的一所名校;我想到了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中的覃遵君老师,他38年坚守教学岗位一线,主编参编130多部教育教学著作,主持20余项省市级课题;我想到了在普通乡镇小学黄美红老师,她是个普通人却做着不普通的事儿,她从2014年至今一直在照顾一名身患脑瘫的学生,教他上课、走路、写字,这位平凡老师的仁爱之心值得我尊重。

我是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在努力做一名新时代的好教师。我要坚守我的教师岗位,我要坚守我的初心,我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好德、树好人。 

三、中国好教师应如何立德树人?

做好教师。这本身就是一个互相论证的永恒命题。我认为,中国好教师立德树人就是要做好教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我想可以用“学、思、悟、行”四个字来表达我的观点。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学、行过程中扣紧、扣好自己的扣子。成先生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他对于如何成为一名中国好教师的行动框架:

第一,做有道德的教师。用我们的灵魂去塑造孩子的灵魂,用我们的人格去塑造孩子的人格。

第二,做有担当的教师。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赋予“立德树人”新的内容、新的挑战,中国好教师就应该放眼世界、敞开胸怀、迎接挑战、担当使命。

第三,要建构大的坐标体系。轴心是要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横坐标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纵坐标指各个层次,比如说知识层次需要不断提升,既要指向理想天空,又要脚踏实地。

第四,要有理性品质。在教学中 去探寻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比如,“童心母爱育苗人”——斯霞老师,“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于漪老师等。

第五,要把课程育人、 学科育人、教学育人、活动育人和管理育人落到实处。德育要渗透到每一个环节。顾明远先生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作为好教师就需要去落实。他还说过:“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就办好了一所学校。”如果我们能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我想“立德树人”也就落到了实处。这是我对于“学”榜样的体会,但其实更重要的在于“行”。

教师作为众多职业中的一种,很普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孕育“中国梦”的种子们,我们也许未必能成名师、大家,但应该也必须做一个好老师,在任何时候,甚至永远。我相信,这也是《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这本书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教育真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