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秘诀”
(2023-11-01 09:27:0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秘诀”
王有鹏
摘
要:要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有卓越的学校管理,做到制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计划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结合,竞争性与合作性相结合;需要有卓越的教育群体,包括有情怀有眼光的校长,精诚精明的教干团队,勇于担当、稳定和谐、合作竞争的教师队伍,积极配合、积极沟通的卓越家长群体;还需要有学校卓越的历史文化。只有加强学校管理、充分调动教育人的积极性、持久坚持学校及其周边的历史文化,才能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学校管理;教育群体;历史文化;卓越
山东省临沂J中学位于临沂市某县区某商业街。始建于1949年3月。如今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教职工187人,现有小学37个教学班学生2534人,初中20个教学班学生1120人,合计57个教学班学生3654人。2019年至今,在校长、党总支书记的带领下,学校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的幸福成长搭台”的办学理念,以“创建一流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营造一流的教育环境、争创一流的教育质量”为办学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走出了一条“学生学有特长,教师教有特点,学校办有特色”的成功之路,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绩,实现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所谓学校高质量发展,就是中小学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发展,就是满足高质量需求的发展,就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发展。中小学高质量发展,肯定是有“秘诀”的,也肯定会有启发、学习和借鉴意义的。下面,就以J中学(以下简称“该校”)为例,探讨这所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秘诀”。
一、努力办好一件事:卓越的学校管理
探寻一所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秘诀”,必然要从学校管理方面找原因。要实现办学的高质量,就要努力办好一件事,即卓越的学校管理。管理是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围绕组织或系统确定的目标任务,优化各种要素与环境,促进系统最优化的发展。[1]学校管理则是学校对本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后勤和师生员工等各项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旨在促进学校安全、稳定、持续、协调、和谐发展。通过卓越的学校管理,能够把各项工作及其组成要素完美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整体功能,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各项工作目标。该校的学校管理,较好地实现了如下5个方面的“相结合”:
1.制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
学校管理离不开各种规章制度的科学制订和有效实施,这就要求学校管理具有制度性。但是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学校管理只重视制度性而忽视人文性,就会大大降低制度的认可度、执行力和可行性。这就要求在学校管理过程中重视人文性,体现出管理过程中的人情味,突出管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可见,制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高效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该校学校管理坚持制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在建章立制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充分考虑和照顾学校成员在制度执行过程的各种实际情况、各种困难和问题,力求制度的制订得到最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支持;制度一旦形成,就严格执行,做到执行及时、到位、赏罚分明。这种制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校管理,使学校成员收获了满满的尊重感、幸福感和和谐感;使学校办学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良好的教育生态。
2.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高效的学校管理应该具有继承性,继承长期办学以来所形成的各种成功的管理经验,同时也应该具有创新性,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管理创新,从而做到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作为有着70多年办学历史的老校,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的、成熟的办学经验,该校充分利用这一办学优势强化学校管理,同时不断推进学校管理创新,不断加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以“改革创新、超越自我、与时俱进、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管理理念推进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实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完美结合。例如,该校所进行的备课改革,就是坚持创新性的表现。该校的备课被称为“问题化”备课。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每一位教师结合自主初备形成的教学思路,逐条对“教学问题”谈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集体备课中研讨的成果,形成“问题化”教案,被教师传到网络备课平台上供同年级学科备课组老师们借鉴使用,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计划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学校管理应该具有计划性。“东一榔头西一棒”“无头苍蝇”“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式的无计划管理,肯定会大大降低管理效力。同时,学校管理也应该具有灵活性,一些管理措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否则也会降低管理效力。可见,高效的学校管理要坚持计划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该校不但制订了每年度、每学期、每个月、每个周的学校管理计划,而且还制订了学校发展的三年中期规划和十年长期规划,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计划、有步骤,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有效实施和高效推进;同时,及时发现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且做到及时调整、灵活处理,从而较好地做到了计划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5.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结合。
学校管理千头万绪,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兼顾、都要推进,这就要求学校管理坚持全面性。同时,学校管理又不能平均用力,要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坚持管理工作的重点性。该校力求学校管理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结合,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支持力度,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担任教学的主力军,各种表彰、奖励、奖金等,都向教学人员倾斜,有力地保障了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该校还在关注全体学生的前提下,把部分学生作为培养重点,从初一年级开始就开展学生培优工作,让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与优质生源有机结合,保障了高分学生的产出。
5.竞争性与合作性相结合。
学校管理既应该鼓励竞争,更应该倡导合作,力求竞争性与合作性相结合。因为,没有合作的竞争往往是恶性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获胜而不择手段;没有竞争的合作是低效的合作,这种合作是没有生机与活力的合作。该校重视学校管理的竞争性,建立了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完整、系统、全面、可行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起了成员们的积极性;同时,该校重视学校管理的合作性,积极构建学校合作文化,努力打造和谐校园,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激发成员们的内生动力,起到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效果。
二、充分调动一群人:卓越的教育群体
探寻一所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秘诀”,必然要从人的方面找原因。要实现办学的高质量,就要充分调动一群人,即卓越的教育群体,充分发挥教育群体的作用。该校之所以做到了高质量办学,“秘诀”就在于充分调动了下列这群人:
(一)充分调动卓越的教干群体
教干队伍由校级领导、中层干部等组成。其中,校长是教干队伍中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人物。教干队伍是学校的领导者,是学校的骨干力量。一所办学质量高的学校,肯定有一支卓越的教干队伍,该校也不例外。
1.有情怀有眼光的校长。
该校历任校长都是有教育情怀和教育眼光的校长,现任校长更是如此。他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怀,天微亮即到校,天已黑仍在岗。每天早出晚归,以校为家。凡事身先士卒,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校长身先士卒,其他教干们就不甘落后,教师们则力争上游。他也是有眼光的校长,上任后高瞻远瞩、精准决策,办学方向定位准确,教学思想明确清晰,办学策略切实可行。在他的领导下,校风、学风、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学校办学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学校成为“人人向往”的名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班额不断扩大,学校东扩紧锣密鼓,建立分校也如火如荼地进行。
2.精诚精明的教干团队。
田校长任人唯贤,组建的教干团队,素质过硬,专业一流,目标一致,精诚团结,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尤其是年级管理团队,怀揣学校的梦想,带着军令状,带领年级的老师们,奋勇争先,拼搏进取。精诚精明的教干团队,不仅充分发挥了管理作用,而且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二)充分调动卓越的教师群体
师资,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办学条件。一所学校的物质设施无论多么简陋,但只有有一支精诚团结的优秀教师队伍,就拥有了雄厚的办学力量,就能取得卓著的办学成绩,就能形成显著的办学特色。[2]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群体无疑是学校取得辉煌成绩的源头之水。一所办学质量高的学校,肯定有一支卓越的教师队伍,该校也是如此。
1.勇于担当的教师队伍。
勇于担当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因素,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该校的教师,无论年龄大小,资历深浅,都有一颗坚定执着的心,都有一种使命担当,都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都有愈挫愈勇的毅力。如果这次考试不理想,他们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想办法,重新再来,迎头赶上。如果这次不能赶上,那么,再来,再来。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卓越的教师团队,离不开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该校教师的奉献精神是学校的一项传统,也是学校宝贵的财富。他们勤劳,总是先于学生到校,掌握学生到校后的第一手资料,督促学生做到“入室即静”,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他们关爱学生,对每位学生及其家庭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他们智慧,善于学习,能及时根据变化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方法。
2.稳定和谐的教师队伍。
稳定和谐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办学质量稳定发展的前提和重要条件。该校的教师队伍稳定,流动性比较小,这样就促进了有经验的教师团队的产生,通过经验的借鉴与分享,逐步建立了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团队。该校的教师队伍非常和谐。老教师任劳任怨、团结合作的工作作风,影响、带动中青年教师乐业敬业、奋勇直追;田校长和其他教干的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使老师们累并快乐地、和谐地工作。
3.合作竞争的教师队伍。
合作竞争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秘诀”。要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没有竞争不行,只有竞争也不行;没有合作不行,只有合作缺乏竞争也不行。只有实现在合作指导下的竞争和在竞争中不忘记合作,才是最好的选择。该校教师队伍合作氛围浓厚,名师引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多种形式,不仅使青年教师成长迅速,而且增强了新老教师之间的感情,强化了新老教师之间的合作。该校教风严,学风正,竞争氛围也非常浓厚。平行班级多,老师们都会暗自较劲,你追我赶,不甘落后,这种争先恐后的竞争体现在每分每秒,时时刻刻。
(三)充分调动卓越的家长群体
一所学校不仅要有好的教师队伍,还应该有好的家长。家长是青少年成长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家长队伍是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一所办学质量高的学校,也应该有一支卓越的家长队伍,该校更是如此。
1.积极配合的家长队伍。
该校高度重视家长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家校合作。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开办家长课堂,不断提高家长的素质;学校还通过平时的各项具体工作,给家长提供条件、提供机会、提供舞台,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家长报告会,以此取得家长对学校的认可、信任和喜爱,使家长能够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地配合学校工作,从而形成一支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家长队伍。
2.积极沟通的家长队伍。
了解来自沟通,信任来自沟通,支持也来自沟通。该校采取各种措施,采取了定时和不定时两种方式,强化与家长的沟通,既强化教师与家长的积极沟通,也强化家长与教师的主动沟通,促进了家长对学校的了解、信任和支持。学校随时敞开大门,热情接待积极沟通的各位家长,教师则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微信、QQ与家长联系,甚至亲自家访,逐渐形成了一支积极沟通的家长队伍。
三、持久坚持一辈子:卓越的历史文化
探寻一所学校办学质量高的“秘诀”,还应该从学校文化来找原因。学校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学校的历史、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想,是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3]可见,学校文化可以追溯到学校的历史和学校周边的文化。学校卓越的历史传统,会影响一所学校的一代代成员,会激励成员一辈子去追求卓越;学校良好的周边文化,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成员,从而成为影响办学质量的因素。该校之所以做到了高质量办学,“秘诀”也在于有着卓越的历史文化。
1.卓越的办学历史。
该校建校已经70多年,与共和国同龄,历史积淀深厚,曾经长期隶属某局。时至今日,某局教育人仍然在该校贡献着力量,为学校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历经一代代教育人的坚守和奉献,某局教育人的实干担当、无私奉献、团结协作、敢于争先的精神,在新时代历久弥新,仍在影响和激励着该校一代代教育人追求卓越。
2.卓越的周边文化。
该校位于该县区人口密集、商业繁华地带。学校周边人文氛围浓厚,周边机关、医院等人员素质相对较好,家庭教育氛围浓厚,崇文重教,崇德尚学,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思想、有方法、有实践,孩子素质普遍较高,这为学校高质量办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有一首名为《一件事一群人一辈子》的歌曲唱道:“一件事/认定了/我们风雨无阻/一群人/交心了/我们同甘共苦/一辈子/牵手了/我们孜孜以求”。探寻中小学高质量发展的原因,也可以概括为一件事,一群人,一辈子。努力办好学校管理一件事,充分调动教育群体一群人,持久坚持历史文化一辈子,认定目标,持之以恒,初心不改,矢志不移,一条心!一起拼!向未来!就一定能够取得卓越的办学业绩,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总之,要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有卓越的学校管理,做到制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计划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结合,竞争性与合作性相结合;需要有卓越的教育群体,包括有情怀有眼光的校长,精诚精明的教干团队,勇于担当、稳定和谐、合作竞争的教师队伍,积极配合、积极沟通的卓越家长群体;还需要有学校卓越的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239.
[2] 王全乐,郑军平.校长与学校文化建设[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177.
[3] 徐书业.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于生态的视角[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
前一篇:教师成长谈
后一篇:为什么会感到生活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