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愉快的“龙宫”探访——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5)

标签:
龙宫连长报道通讯采写 |
分类: 岁月回眸 |
轻松愉快的“龙宫”探访
——我搞报道那些年的那些稿那些事(5)
“小吉普像一只欢快的兔子,在崎岖的山道上颠簸了近一个小时。终于,他站在了我面前……”从上述文字(导语部分)不难看出,这篇人物通讯的带入感比较强,写得很放松。实际上正是如此,整个采写过程顺风顺水,时隔多年,仍能感受到那种令人回味的轻松愉快。
那是1987年冬天,我调基地报道组快一年了,当我获悉某导弹装检团阵管连连长张秀科深居“龙宫”,在导弹坑道维护管理上创造不凡业绩的时候,遂只身前往。当时的安排是这样的:第一天坐火车前往,入住团部招待所。次日上午乘吉普车到连队,见过张连长后,他首先领着我到存贮导弹的坑道里转悠,眼前的幽深、壮观之场景令我颇感新奇、震撼,在边走边看边聊中,便完成了所有的采访工作。下午,我在连部伏案写稿,生动鲜活的素材让我兴奋不已,情景交融的画面令我文思泉涌。结果,仅用了一个多小时时间,我便如有神助般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这篇人物通讯的写作。
稿子完成后,我的情绪更好了,张连长也很高兴。他先是找来兄弟连队的几位主官陪我打扑克,不知不觉到了饭点,张连长用拳头敲打了一下墙壁,旋即便有兵们进来摆上一桌酒菜,几个连队主官又一起陪我喝酒。推杯换盏间,酒自然没少喝,好在我没有喝到烂醉,比如说呕吐、“断片”什么的。次日作别时,张连长说我昨晚喝了足有八两却安然无恙,看来还有潜力可挖。听后我很吃惊,那可是50多度的白酒啊,自个儿酒量有这么大吗?看来酒量大小的确与心情有关。
回到基地机关后,我首先将稿件寄往《前进报》社,在报社贾处长的关照下,不久《前进报》便在“北陲哨兵”专版“友邻风采”栏目,大大方方地登载了这篇人物通讯。
记得当时第一个通知我稿子见报的是一位名叫郭进贤的志愿兵,在机关收发室工作,他和我同年兵,又是河北老乡,平时关系很要好。他告诉我稿子见报的方式很特别,即在电话中朗读这篇人物通讯的开头“小吉普像一只欢快的兔子,在崎岖的山道上颠簸了近一个小时……”当时,我听得很兴奋,看来稿子是真的见报了,因为老郭负责报纸发送,是整个机关乃至全基地第一个见到报纸的人。我立马跑到收发室,只见《前进报》四版右上部分,一行标题赫然入目:“‘龙潭’深处一连长”,标题上端便是本作者的名字,名字前面还加了花朵样的符号。总而言之,面前的这张报纸太好看了,越看越喜爱。临走时,我自然会顺手拿走几张。
再后来,这篇人物通讯又以《为导弹“看家”》、《大山深处的连长》为题,分别刊登在《科技日报》、《长缨》杂志上。
多年以后,张连长升任团长,又当了基地后勤部副部长。每次见到我,他总会说:“我也是上过报纸的人,这多亏了你这位大记者啊!”(董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