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美行天下
美行天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004
  • 关注人气:16,8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谨防民生工程中的“烂尾”现象

(2022-08-22 14:12:13)
标签:

水管

老旧小区

民生

北京日报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谨防民生工程中的“烂尾”现象

北京日报“政府与市民”专版,是一个很接地气的舆论阵地,在民生调查方面颇显功力。8月29日,该版面以“旧改换水管  关关是难题”为题,深入调查了昌平区龙乡小区在综合整治中,因更换上下水管险些让这项惠民工程“烂尾”。整篇报道给人以扭住问题不放松、不解决矛盾不撒手之感,令读者颇感“解渴”。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内容,既关系到市容市貌的“面子”,更关系到广大居民是否安居的“里子”,理应成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也应该得到新闻媒体的特别关注。可是,长期以来,我们从报纸上、电视上看到的大都是一些“喜大普奔”的消息,对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缺少刨根问底的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浮夸风气,让很多民生工程沦为“烂尾工程”“伤心工程”。

比如说,前些年安徽省某镇投资数百万元,将两所校舍改建成敬老院,然而竣工当日便关门,弃之不用了,以至于院内门残窗破、荒草疯长,一片破败景象;贵州省某县建设农业示范园区,结果项目开建不久便烂尾,导致862万元扶贫资金“打水漂”,上百亩永久基本农田荒废了,还拖欠村民土地流转金57万元;山西省某县部分乡镇污水主管网铺而不用,沦为村民眼里的“摆设”,生活污水没地方去,村民们只能将污水直接排到地面上,临街的住户则直接排到大街上……凡此种种怪象,令人唏嘘和痛心。

北京市昌平区龙乡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上下水管已是超期服役,一些居民家中惨不忍睹:厕所下水管道阀门成了锈疙瘩,马桶、地漏随时都可能大量返臭水;厨房上水管道的根部同样锈迹斑斑,密集的砂眼随时都在渗水……可是,即便情况如此糟糕,该小区在进行综合整治时,依然遇到三道难题:

一是难在情理上难协调。更换上下水管需要入户破土,施工结束还有一部分恢复装修的善后工作,需要居民自掏腰包,那些新装修过的家庭、低收入家庭、房屋出租的家庭,以及有卧床病患不愿被打扰的家庭,就不愿意了。

二是难在施工方案难以让居民都满意。涉及技术层面的问题频频引发居民顾虑,难以达成共识。

三是难在协商和宣传上存在误区。关乎全楼居民的用水安全,岂能成为一家一户的问题?共用这根管道的居民都有可能遇到崩管、跑水等突发情况,需要共同面对问题、担当责任。

这三道难题看似极端,实则极具代表性。纵观全国各地,上下水管道更换难,一直是老旧小区改造中容易留下的“尾巴”,甚至还会导致这一“民心工程”出现烂尾。

可喜的是,龙乡小区在基层社区组织锲而不舍的百般努力下,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可赞的是,北京日报解剖麻雀见真章,通过对一个小区“旧改换水管”的案例剖析,带动全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顺利推进。

在此,也希望每一个小区的每一户居民,心胸宽广一些、眼光长远一些,以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智慧,改善我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