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泽:从“无名小县”到“冀南明珠”
(2022-08-18 19:02:13)
标签:
鸡泽京津冀冀南明珠辣椒之乡故土 |
分类: 时事评论 |
鸡泽:从“无名小县”到“冀南明珠”
近一段时间,“鸡泽”二字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上,也令笔者眼前亮闪闪。
8月14日,北京日报“京津冀”专版以“麦浪金涌惠鸡泽”为题,报道了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建立实验站,仅今年选育和试种的两个小麦新品种就达5万多亩,通过增产增效为当地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报道中还讲,鸡泽县作为农作物及蔬菜品种选育、试种和推广基地,研究成果辐射多个省份,为国家粮食生产提供重要支撑。
人在京城,从首都媒体上感受故乡来风,心里倍儿爽!
鸡泽,位于河北南部、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乃生我养我的故乡。从呱呱坠地来到人世间,到在县一中读完高中,我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直到17岁参军到部队,我才有了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几十年恍然如梦,历经过风风雨雨,尽管我早已在京城安居乐业,但在世人面前总是自报家门“鸡泽人”。我认为,有些东西是长在骨子里的,所谓“乡愁”不是装出来的。
不过,坦率地讲,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外地很少有人知道“鸡泽”,即便听说了,印象也不太好。这是不仅是因为鸡泽是一个小县,人口不过二十多万,更主要的是比较贫穷落后,在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硬货”。媒体方面,自然也很少报道鸡泽。
然而,今非昔比了。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向深入,鸡泽这个地处冀南、原本寂寂无名的小县名声鹊起,什么“中国辣椒之乡”“中国市政铸件产业基地”“中国棉纺织名城”“国家园林县城”等荣誉纷至沓来。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112亿元,年增长率高达7.6%,成为邯郸县域中的“小而富”。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
家乡巨变令人惊叹,“冀南明珠”是新闻媒体对鸡泽的赞誉。
这不,前不久新华社就“农村公路精细化管理”聚焦鸡泽,我的外甥李瑞卿作为县交通运输局“笔杆子”,也参与了采写。他们在报道中这样写道:“夏日清晨,凉风习习。驱车行驶在河北邯郸鸡泽县霍曲线路上,初升的旭日照在洁净如镜的路面上,两侧的自然风光如画卷般徐徐呈现,令人怡然自乐。”当然了,这篇报道重点是讲,鸡泽县在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中,是如何改革创新、趟出一条新路的,其经验做法无疑具有一定的示范和推广效应。
几乎同时,中新网则以“河北鸡泽非遗老粗布织出致富路”为题,对鸡泽县“老粗布+微工厂+农户”三位一体发展新模式进行报道。其中,除了讲老粗布工艺的传承创新、 生产运营模式灵活多样、产品种类繁多之外,有一串数字令我吃惊不小:目前全县已有老粗布生产企业20多家,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营收超过4.5亿,预计年产值可超过10亿元。
好家伙,小小鸡泽,爆出的可都是“大活鱼”啊!难怪“高端媒体看鸡泽”,越来越有看头了。
我不由感叹,鸡泽的发展就像所盛产的辣椒一样,红红火火!可以说,正是由于搭上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快车,才让鸡泽完成从“无名小县”到“冀南明珠”的嬗变。(董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