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开门立法,拟处罚20种不文明行为

(2019-08-07 07:50:20)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北京开门立法,拟处罚20种不文明行为
    如果你在大街上行走,不小心踩到一坨狗屎是什么感觉?恶心、晦气!对这个城市的管理一定不会满意。
    的确,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不管建筑物和街道有多漂亮,如果连狗患都治不了,这座城市的形象必然大打折扣。
    近日,北京市拟通过立法处罚近不文明行为。8月5日起至8月25日,市民可线上或线下参与促进文明行为社会问卷调查。问卷共设计了7个问题,从市民对文明行为促进立法的态度、支持理由、倡导鼓励哪些文明行为及鼓励措施、最应该处罚哪些不文明行为及处罚措施等方面,征求市民的意见建议,并“票选”应立法规制的不文明行为。这些不文明行为涉及市民生活、出行等很多方面,如随地吐痰、便溺,在规定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乘公共交通工具时不按秩序排队,机动车乱停靠,行人或机动车乱穿马路,共享单车骑后乱停放,社区楼道内乱堆放杂物,广场舞扰民,等等。可以说,诸如此类的近20种不文明行为都是平常市民反映强烈的。
    特别是遛狗不牵绳,此种不文明行为对行人造成的伤害带有普遍性,但过去往往仅限于道德层面的批评谴责,对于厚脸皮、居心不良的人起不到多大作用。以后情况就会大不相同,“遛狗不牵绳”将被直接开出罚单,如此警示之下必将产生“立杆见影”之效。
    还有垃圾不分类投放也被列入拟处罚的不文明行为,可谓“正当其时”,与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正在或即将强制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完全契合。垃圾分类正在立法推进,立法处罚不文明行为中也有“垃圾不分类”,如此双管齐下,对于垃圾分类这项“最难推广的小事”“关乎环境建设的大事”来说,堪称“双轮驱动”,非常值得期待。
    对于北京市“开门立法”的做法,广大网友纷纷给予点赞。为了使立法更好地集中民智、体现民意、符合民心,此次将开门立法的阶段前移,即在法规草案未形成前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宣传教育、凝聚共识的过程。
    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往往要靠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来展现,作为正在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北京更是如此。实际上,在北京此次拟立法规范市民文明行为前,国内已有许多城市对不文明行为进行了立法约束。如,天津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行《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条例对诸多不文明行为的惩罚予以规定,其中对公共场所赤膊、大声喧哗、随意插队、抢占座位、随地吐痰、随处便溺、乱扔垃圾等行为,责令改正或处50元至200元罚款。《济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从今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在住宅小区楼道、绿地等物业共用部位乱堆杂物等行为,经劝阻制止无效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近年来,北京整体文明素质还不错,但依然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将不文明行为入法,有助于强化市民的规则意识,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
    前不久,北京发布《不文明游园行为“黑名单”》和《文明游园倡议书》,像遛狗、抽鞭子、使用超分贝音响、乱丢烟头、采挖野菜、惊扰动物等,都被列入“黑名单”。倡议书分为爱护公园环境、保护公园设施、爱护公园动物、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园区水景、树立文明形象等六大项,都一项都有明确细致的要求,包括不携带宠物入园,不践踏草坪、不采摘花果、野菜;不喂食动物,不干扰动物栖息;不讲粗话脏话,不袒胸赤膊,不大声喧哗,不在路椅上躺卧等。对种种不文明行为,公园管理方将进行劝阻或予以警告、处以罚款。
    从推进垃圾分类立法工作、发布“不文明游园行为‘黑名单’”,到拟法处罚不文明行为,北京市的一连串举动,显然都在用法律的方式规范市民行为,发挥法治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相互作用、深度融合。
    此次促进文明行为社会问卷调查中,处罚措施有7个选项,包括批评教育、警告、罚款、纳入个人信用信息记录、安排社会服务、治安拘留、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不文明行为者信息等,充分体现了处罚惩治的严肃性和方式方法多样性。当然了,立法是为了更好地执法,如何简化执法程序、丰富执法手段、整合执法力量、增强执法韧性,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相信,北京作为新时代的大国首都,从立法到执法都将不折不扣、不留死角、力求完善。(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