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比空气干净10倍”的话你信吗?
人在感冒发高烧时容易说胡话,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大家都能理解。可眼下,持续的雾霾天气也会让人说胡话,不知“元芳”怎么看,反正我认为这也是一种病。这种病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或是故意作祟,蛊惑人心,欺骗公众;或是患上了雾霾恐惧症,跟杯弓蛇影的情况差不多。
“汽车尾气比空气干净10倍”的话,早先我也听说过,当时只是觉得这谣言实在是太过拙劣了,拙劣的连造谣、传谣的人自己恐怕都难于置信。然而,不管我信不信,反正还是有人信了。这不,在环保部及相关专家出来辟谣之前,很多人都在信这种东西,你说有多么荒唐多和滑稽。
新年伊始,环保部公布了2016年十大雾霾谣言,其中“汽车尾气比空气干净10倍,机动车对雾霾的贡献并没那么大”的谣言榜上有名。颇具欺骗性的是这则谣言“有图有真相”:一段来自某汽车网站的视频中,在空气重污染天,一位戴着着防毒面具的人,把空气质量检测仪伸到了一辆小汽车的尾气排放管口,PM2.5读数从接近500降到了48。得出结论的是:汽车尾气比雾霾天的空气干净10倍。
且不说该视频的画面是否是真的,这里面的欺骗和误导的“关键点”在于,汽车尾气大部分并不直接产生PM2.5,只是产生PM2.5的“原材料”,同时也是“催化剂”。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物质,不会反映在测量PM2.5的空气测试仪中。这显然是张冠李戴、驴嘴不对马面的混淆视听。对此,权威的解释是:以北京为例,在本地污染源中,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对PM2.5的贡献是31.1%,在非采暖季要占到40%。二次转化生成的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和铵盐,累计占PM2.5的70%。这下明白了吧,你还认为汽车尾气无关乎雾霾吗?
“十大雾霾谣言”中,还有“微距镜头中的北京雾霾”、“风电站、防护林阻挡大风导致雾霾”、“雾霾不散是因为‘核污染’”、“‘煤改电’加剧北京污染”、“雾霾中含抗生素耐药性细菌”、“雾霾堵死肺泡,导致不孕不育,让人折寿5岁半”等等,听起来都很危言耸听,简直吓死宝宝了,很多人都信了转了,结果证明都是假的,属于断章取义、移花接木、凭空想象,是没有科学根据并被权威机构证实的谣言。
还有,这些天“协和某大夫”关于“吸入身体和肺里的雾霾永远排不出去”的说法也在微博和微信圈传疯了。针对该谣言,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田欣伦副教授是这样讲的:这一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目前研究表明,雾霾对慢性呼吸道病人有一定影响,建议在雾霾天减少室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具有防护功能的口罩,减少高强度的运动,在室内安装空气净化器或新风系统。
听听,谣言在真相面前显得多么可笑。但更雷人的是,还有人竟然搬出《雾霾真相》一文,文中以导演英达姐姐的名义声称,有人通过非法渠道每年从美国购进1000多万吨的高硫石油焦,排放30万至50万吨硫磺及重金属颗粒,使得中国雾霾致病性严重,给人体健康造成极大损害。经查证,此文转载于2014年的一篇博文《雾霾与高硫石油焦》,并非英达姐姐所写,其中的内容子虚乌有,为不良者编造的谣言,却因为“像是真的”让很多人义愤填膺,散布种种不满情绪,指责政府管理不力。
坦率地讲,持续的雾霾影响了民众生活,大家产生害怕、焦虑的情绪可以理解,但不能因此就让雾霾谣言大行其道。有句话说的好“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反过来讲,谣言比雾霾更可怕。因为它冲击着社会信任堤坝,扰乱了我们的心智,只会给我们的治霾工作添堵添乱。换句话说,“霾谣”在扩大着雾霾的伤害,无端制造社会恐慌情绪。
雾霾产生的原因挺复杂,是人类生产迅猛发展、现代生活过度消费的综合反应。是环境问题的长期积累,治理雾霾决非一日之功,需要科学施策,全方位发力,打好攻坚战、持久战。以北京为例,仅三年大气污染治理投入就达360多亿元,机动车限购限行、淘汰落后产能、关停污染企业等减排措施采取了不少,可以说“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空气质量也确实得到了有效改善。然而,即便如此,也仍难摆脱十面“霾”伏的困扰,这就需要我们冷静思考,更加精准地找准“霾点”,不做“吃瓜群众”,人人为治霾献策出力。
是的,同吸霾更要共担当,治霾不只是政府的事情,也是每个公民的事儿。政府要有政府的作为,每一位市民也要为之担责和出力。不是说“人心齐、泰山移”嘛,只要我们不信“霾谣”,听从上头的号令,精诚团结,从自身做起,在绿色出行、节能节水、减少垃圾和污染排放等方面有所作为,就一定能汇聚成磅礴的力量,同仇敌忾地驱走雾霾,长久地拥有“北京蓝”。(董聚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