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兰州办法”给治霾带来哪些启示

(2017-01-10 10:04:26)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兰州办法”给治霾带来哪些启示

    岁末年初,大范围严重雾霾频繁袭来,就在民众忧心忡忡、焦虑不安并对治霾成效产生质疑之时,“兰州办法”好似阴沉夜空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一些模糊的东西,让我们看清了霾的真实面目,增强了治霾的必胜信心。

    众所周知,兰州为我国西北工业重镇,也是出了名的重污染城市。令人想不到的是,经过短短几年治理,兰州竟甩掉了“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蓝天白云成了这座城市的“标配”。这事说复杂便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关键是他们有一套管用的办法,即采取“网格化”减排举措。具体来讲,就是整个兰州市区被划成1482个网格,逐一落实减排责任。这有点像当年侵华日军实行的“囚笼政策”,只不过那时的日本鬼子是用这种办法对付八路军的,现在的兰州市政府是以此控制污染排放。每个格子里有多少台燃煤炉子、每台炉子烧多少煤,都非常精准化;所有重点排污企业实行干部24小时驻厂监察,1296台锅炉全部进行煤改气。2013年以来,因为治污不力问责近千名干部,一批治污得力的干部获得提拔重用。如此精准有力治污之下,兰州市能源结构迅速优化,城市布局日臻合理,非但经济发展实现转型使得GDP大幅增长,而且水和空气的质量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堪称破解治霾困局的成功范例。

    兰州治霾办法给我们带来重要启示,即:困难总比办法多。治理雾霾千难万难,只要找准症结、精准发力就不难。眼下,十面“霾”伏的糟糕状况,让国人心中充满焦虑和困惑。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这么严重的雾霾?这几年治霾成效究竟有多大?什么时候才能除去心肺之患、呼吸到洁净的空气?对此,人民日报载文《雾霾七问》,从雾霾的各种成因、治污减排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作为首都的北京,更是以不消除雾霾不罢休的精神,对雾霾的来龙去脉进行“大起底”,围绕雾霾治理“开门纳谏”,并就今年治理大气污染放出大招。

    上一周,北京市召开“治霾座谈会”,政府同媒体、企业、市民代表共话雾霾治理。北京市代市长蔡奇不仅就网络上对治霾效果的吐槽“感同身受”“深感不安”,而且直言北京治霾面临的“难言之隐”,主要表现在冬季污染治理难度大、对空气重污染预测预警的准确性不够、对难啃的“硬骨头”攻坚力度不够大、“最后一公里”的执行力需要加强。蔡市长还表示,北京在现有治霾措施基础上,今年再上十招,包括农村“煤改清洁能源”、最大限度压减电力行业本地排放、完成4000蒸吨工业和供暖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高排放机动车治理,等等。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雾霾治理是一项浩繁的民生工程,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哪些应对之策?如何啃下“硬骨头”、实现治理目标?所有这一切都必须“摊开来谈”。只有将存在的问题厘清了,把应对之策细化了,才能使若干个减排小目标变成治霾大目标。说白了,破解雾霾困局离不开“铁腕+精细化”。在治霾策略和手段上远不止“兰州办法”,还有很多很多的招数可用,就看能不能狠下心来、黑下脸来、打出重拳连环拳来。(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