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吸霾更应共担当
(2017-01-06 13:26:0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同吸霾更应共担当
《白天不懂夜的黑》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曲,其中唱道“你永远不懂我伤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像永恒燃烧的太阳,不懂那月亮的盈缺……不懂那星星为何会坠跌,白天和黑夜只交替没交换,无法想像对方的世界……”
人在霾中,我们只有望着苍天喟然长叹:“蓝天可知霾天的苦!”这也使我想到了京剧里的那个拖着长音的念白:“苦——啊!”
在刚刚过去的年终岁末,那场长时间广覆盖的重霾之后,蓝天只是点个卯、露个脸,便继续玩失踪。新年伊始,一场持续时间更长覆盖范围更广的雾霾天气接踵而来,我们的心肺只能久经考验,在浓重的雾霾中坚强地呼与吸。
重霾天里能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奢望。这种几乎要窒息的滋味实在是“蓝瘦香菇”。尤其像我这样的“眼镜族”,带上口罩鼻梁上的镜片便起雾,眼前是蒙胧一片看不清,只有爱谁是谁了,任由霾君在我的五脏六腑里来回溜达了。至于平时的晨练及一切室外运动,好习惯都得改改了,宁肯变成“土肥原”,也比拼上性命的好。如果你想出远门,看看高速路上那堵了一路壮观“车景”,就什么都明白了。由于受雾霾影响,能见度低,多地高速公路封闭,航班延误或取消。走水路也不行,浓重雾霾使海面上迷茫一片,很多轮船靠不了岸。还是老老实实待在这个城市吧,“红警”之下谁都别想临阵脱逃,这就叫有难同当、有霾同吸吧!
重霾肆虐的日子,很多座城市提前拉响“警报”,实施机动车限行、企业停限产等应急措施,虽然让很多人感到种种不方便,但污染物排放减少了,霾的峰值得以下降,污染持续时间也有效缩短了。就拿北京来说,由于及时启动“红色预警”,减排措施到位,据测算本地污染物排放减少了三分之一,本地产生的PM2.5降低了20%。
“红警”效应不仅使“雾霾模式”的开启时间推迟了,污染物峰值降低了,污染范围缩小了,更反映在人们的心里感受,即对治霾的信心更足了。在与雾霾的一场场战斗中,我们摸索出一些治霾招法,这对提高政府环境治理水平、培养广大民众的绿色环保理念和文明生活习惯是非常有益的。
雾霾形成原因挺复杂的,极端雾霾天的出现是环境问题的长期积累,可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霾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攻坚战和持久战是必须要打的。我们不能因为治霾效果没有立竿见影就质疑调侃,也不能看到重污染天气出现反复就怀疑治霾方略。我们要懂得,只有找准源头,全方位发力,持之以恒地落实各项减排措施,才能见到长效。我们不仅要“红警”时全力抗霾,平时也要做足节能减排的功课,积小胜为大胜,久久为功,方能正本清源,让蓝天回归常态。
面对污染环境,政府和企业要各负其责,通过对不法企业施以整改、刑拘等重击手段,使其不再抱有侥幸和观望心态,规规矩矩按照法律法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要严肃追究地方政府以及环保部门的主体责任和连带责任,做到责任与官帽挂钩,权力听从法规指挥,让为政者不敢懈怠和存有私心,忠诚干净担当地履行职责。
治理雾霾是一场全民皆兵的战斗。作为一个公民,同吸霾就必须共担当,改变环境从自己开始,少一些戏谑调侃,多一些积极行动。比如,选择步行、骑行和乘坐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养成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对路边烧烤、野外烧荒等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和举报,等等。待到这些良行善举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之时,蓝天白云的好日子也就该成为常态了。(董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