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城文化寻梦之六:且行且珍惜的非遗传承

(2014-12-22 07:34:11)
标签:

漆器

药香

遗传

低级趣味

内画鼻烟壶

分类: 文化杂谈

非遗传承:且行且珍惜

京城文化寻梦之六:且行且珍惜的非遗传承

    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的国家,尤以北京涉猎最广、积淀最深。长椿寺北院为北京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当我们走进这个古老的院落时,一种古朴清雅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漆雕漆画、裕式草编、北京面人、泥塑彩绘脸谱、西城皮影、传统药香、北京内画鼻烟壶、天桥中幡、天桥穆派戏法……一项项传统文化艺术,令人目不暇接,眼界大开,彰显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我的潜意识里,鼻烟壶、药香之类的东西,都属于罂粟、毒草一类。在我读小学时,正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讲到要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于是,同学们问老师什么是“低级趣味”,老师回答的挺通俗:“像放鸽子撵兔子、溜狗玩鸟,都属于低级趣味……”大家“恍然大悟”。不用说,像香囊、鼻烟壶之类,都是腐朽的资产阶级产物,都应该踩在脚下,扔进大粪坑里,永远不再看到。

    慢慢地,我长大了,政治气候变化了,才知道文化原不该打上阶级烙印的。这不,前几天我在京城一个胡同口看到一位玩鸟的老者,他支起的鸟架子上有7只鸟,分别叫梧桐、燕雀、交嘴,别看它们其貌不扬,可都被训练得一身绝技。只见老者把钢镚或黄豆粒大小的骨球往天空一扔,不论多高,鸟都会像箭一样直冲去,瞬间就于空中把骨球或钢镚叼回来,让人看得目瞪口呆。当然了,养鸟的人有的是为了看,专养红绿鹦鹉、芙蓉鸟、碧玉鸟、珍珠鸟之类,这些鸟外表华丽。看着养眼;有的是为了听,如画眉、百灵、黄雀、字字红、红蓝靛颏等,这些鸟叫起来千鸣百啭,悦耳动听。我想,这应该属于民俗文化之类,可惜这些玩意都快失传了。据溜鸟的老者讲,目前京城没几个都玩得了。

    话题再回到西城非遗传承基地。这里的药香,分香囊、香炭、香灸、出尘、竺兰、闻思、醍醐等很多品种,均利用纯天然植物的芳香气味和植物本身所具有的治愈能力,经嗅觉器官和皮肤的吸收,到达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使人身、心、灵平和舒悦,从而达到护肤保健作用。眼前的这位姓时的大姐,年已六旬,却皮肤光洁无皱,精神气质颇佳,原来她是乾恒老号药香工艺的第四代传人。中国古时留下规矩“男传药方,女传香方”,按照香方和香品制作遵循传长女的习俗,时大姐成了名正言顺的传承人。据她介绍,药香工艺严格按照切、捣、压、洗、煮、治、揉、晒的宫廷秘制工序,药材贮藏、泡制、发酵等对环境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在一定程度说,传承药香,就是对传统养生文化、中医药学的一份虔诚、一种守候。

    这里漆工艺展示令人叹为观止,漆雕、漆画琳琅满目。长期以来,我对漆器材质有一种误区,以为这种一层层涂抹的漆就是我们现在做家具用的漆,其实不然,乃大谬也。漆器之漆,非化学漆,而是一种出自漆树的天然树脂涂料,主要产自秦巴山地和云贵高原,十分稀缺,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誉。漆器制作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在商周、战国、魏晋、汉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皆有创新发展,既有实用性,更具观赏性。制作漆器以及在漆器上雕刻和绘画所呈现的五颜六色,也非化学染料,皆为纯天然的矿物质染料,制作工序极其细密繁杂。其中既包含制造的手工性、雕刻的复杂性,也包含技巧的专门性、艺术的独特性。既便有天分的人,要想继承这门技艺,没有十年八载根本出不了徒。在西城非遗传承基地,我们欣赏了一件件工艺精湛的漆器作品,并目睹了漆器绘制和雕刻的某个环节,不时发出啧啧赞叹。

    出入于非遗传承基地各工作室之间,还能观赏到精妙绝伦、雅俗共赏的内画鼻烟壶艺术,惟妙惟肖、形态逼真的面塑工艺,材质天然、色泽鲜艳的泥塑彩绘脸谱,毫发毕现、栩栩如生的草编作品,细腻传神、华丽炫目的皮影画作,等等,令人大饱眼福。

    西城区为北京建城建都的肇始之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名人名迹和非遗项目众多,但目前很多非遗项目技艺都近乎“濒危非遗项目”。为此,西城区已经面向社会招募非遗传承志愿者,通过带徒授艺,让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精粹得以传承下去。在此,我们呼吁更多年轻的高素质人才,以文化传承为己任,纵情投身于这项事业,让非遗传承之路越走越宽广。(董聚山)

京城文化寻梦之六:且行且珍惜的非遗传承
京城文化寻梦之六:且行且珍惜的非遗传承
京城文化寻梦之六:且行且珍惜的非遗传承
京城文化寻梦之六:且行且珍惜的非遗传承
京城文化寻梦之六:且行且珍惜的非遗传承
京城文化寻梦之六:且行且珍惜的非遗传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