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梅兰芳梨园京剧锦绣梁红玉 |
分类: 文化杂谈 |
当我怀着景仰之情,来到位于北京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的梅兰芳纪念馆时,思绪尚未及梳理,那段清丽婉转、沁人入脾的《贵妃醉酒》,便如同仙乐般穿越历史时空袅袅飘来——
作为中国京剧一代宗师的梅兰芳,不仅把京剧旦行表演艺术推向巅峰,让京剧艺术成为备受民众喜爱的国粹,还是第一位把京剧介绍到海外的文化使者。在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梅兰芳曾多次赴日本、美国、苏联等国访问演出,让中国京剧艺术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
1894年生于京剧世家的梅兰芳,8岁开始学戏,10岁登台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便一炮走红,蜚声江南。之后,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之所长,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所有行当融为一炉,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并在京剧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他先后塑造了杜丽娘、林黛玉、花木兰、梁红玉、白素贞、穆桂英、杨玉环、虞姬等舞台艺术形象,以其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名列京剧四大名旦之首。
民国时期,在中国的西方人把进戏园子视为有失身份的事儿。然而,在他们看了梅兰芳排演的古装新戏和时装新戏之后,竟上了戏瘾,特别是日本人到了北京必看梅兰芳表演,并向他发出赴日演出的邀请。1919年4月,梅兰芳东渡扶桑访问演出,引得好评如潮,从而迈出了中国戏剧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之后,他又两度应邀赴日,并应邀到美国、苏联等国进行巡回演出,均大获成功。并得到电影喜剧大师卓别林、大文豪泰戈尔的垂青。“九.一八”事变后,他排演《抗金兵》、《生死恨》、《梁红玉》等爱国戏,激励抗战斗志,以及他拒绝为日伪演出的民族气节,深为国人称道。
梅兰芳,以他那唱做念打、眼神身法等炉火纯青的演技,冰清玉洁的品行艺德,成为锦绣梨园里的艺术大师和道德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