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美行天下
美行天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004
  • 关注人气:16,8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添车等于“添堵”

(2010-12-16 07:17:31)
标签:

交通运输

北京

机动车

公交车道

道路交通

分类: 时事评论

                 城市交通应惠及广大市民

据报载,截至 1212日,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74万余辆。此前半个月,全市机动车增长连续两周突破2万车辆,创历史新高,本周速度仍在加快。

乖乖,一个城市一周增加机动车2万多辆,一年52周零1天,便增加百余万辆,是香港现有机动车总量(58万辆)的一倍。这种畸形发展的态势,除了给首都添堵还能带来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购车自驾纯属个人自由,被堵在路上也是“周瑜打黄盖”,与他人不相干。事实果真如此吗?

北京作为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特大城市,尽管交通硬件已很“给力”,但所承载的压力非常大,按现在的机动车规模,道路交通根本无法通畅起来,且每增加一台公务用车或私人轿车,路上就增添一分堵,还增加了汽车尾气排放,造成更大的环境污染,影响到其他出行方式的人,如公交乘坐者、步行者和骑车族。也就是说开私车(公车)者一直在损害着其他人的利益。限制公车私车的购买和行驶,包括对外地进京车辆严加管控,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无疑能有效地整合交通资源,大大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让绝大多数人从中受益。

实际上,“公交优先”早已不是新鲜事,许多国家将其视为解决交通拥堵、惠及广大市民的法宝。如,英国伦敦不仅设置“公交车道”,而且设置“优先区域”,并采取“远距离停车再乘坐公交车”办法。法国巴黎则对公交车道采取保护措施,违者重罚没商量。日本东京则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使之成为百姓出行的首选。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美国、丹麦、西班牙、哥伦比亚等国的一些城市,行人和骑车者享有种种待遇,他们特为自行车设立舒适快捷的“绿色通道”,部分老城区禁止汽车进入。反观北京的道路交通,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被挤占的现象相当普遍,以至有的路段举步维艰,“公交优先”方面也相形见绌。由此,小轿车享用者很容易产生优越感,其他出行者则心态失衡,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助长了购车风气,加剧了道路交通拥堵。

令人欣喜的是,眼下北京已拿出“治堵方案”,正在广泛征求民众意见。这一重大举措犹如一套组合拳,一招一式都是冲着交通拥堵来的。对此,我们充满期待。(董聚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