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是件“奢侈”的事情
(2010-12-17 12:54:15)
标签:
老城区北五环通泰老板级交通拥堵 |
分类: 生命感悟 |
身在京城,当周围的同胞都在为交通拥堵焦虑烦躁,抱怨之声一浪高过一浪时,我能自得其乐,身心康健,应当归功于上班途中的行走。
记得一位老领导说过,能腾出时间坐下来学习,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套用他的话,我感到能够坚持每天行走,也是一种很奢侈的享受。可不是嘛,每天早晚摔开双臂大步快走,时间每次约为40分钟,一天下来,感觉浑身通泰,精力充沛;倘若一天不走,则会莫名地难受,浑身上下不自在。
有的朋友也许会问,不就是走路嘛,都知道有好处,可也得有功夫,从早到晚事务缠事,抽不开身……哈哈,理由说起来一大堆。果真如此吗?且听我算过“三笔账”后再作打算:
一算时间账。我家住北五环以外,工作单位在老城区,路程约 25公里,平时开车没有一个小时到不了,要是赶上拥堵高峰,跑上两个小时也属正常,每天一来一回就是三小时左右。再看我现在的出行方式,每天步行至城铁站,加上中间换乘地铁,约走上40分钟;地铁加城铁共8站,乘坐时间不到半小时。也就是说,每天花在路上时间总共1小时10分左右,同驾车出行的时间差不多,且时间相当有准儿,没有拥堵一说,不会因交通堵塞误事。
二算经济账。按目前收入水平,买一台中低档轿车得花掉一般工薪家庭的一年薪水,除去日常生活开支,两三年才能攒台车钱。购车后花在车上的费用,每年还要扔出去三两万。而依照本人的出行方式,一年千儿八百元足矣,给家庭减掉多大的经济包袱呀!
三算健康账。算来算去,这笔账才最致命。观看亚残运会比赛,望着那些肢体残缺而自强不息的运动员,我突发奇想:如果上帝赐给他们健全躯体,他们一定能飞到天上去!因为只有失去才懂得存在的价值。然而,我们的一些领导和老板级人物,奉行的却是“屁股主义”,每天办公、出行和应酬等,屁股基本不离地。可悲的是自以为舒服了手脚,却害了全身,到头来落下一身“富贵病”。我们的一些同事,包括公务员、白领等,也大多是抱着攀比心理而驾车上下班;其实,啥叫死要面子活受罪,他们最有发言权。毕竟花钱买来一大堆“亚健康”相当不值当,健身又省钱才最划算。
此外,行走还有助于思考问题、观察事物等种种益处。这些年,我写的很多文章都是在快速行走中完成构思的,有时40分钟走下来,从大小标题到内容细节就全有了。如此这般天天坚持行走,难道不是一种很奢侈、很快乐的生活吗?!再说了,如果每人都少开车,选择骑车、步行和公交出行,路上还会这么拥堵吗?我们又会少吸多少汽车尾气呀!(董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