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对眼识来讲,是不是我所看到的世界只在眼前,离开视线外没有世界。闭上眼睛世界只有黑暗,不是黑暗外还有一个世界,是黑暗就是我的全世界。这样理解正确吗?
世界是你的故事,你的故事是什么,世界就是什么,而不是相反。睁开眼睛,你有一个世界,那是一个故事;闭起眼,你有另一个故事,那是一个世界。世界即故事,故事即世界,它发生在相同的心上,你了解那颗心吗?那颗心超越故事非故事,超越世界非世界,活在那颗心上。
那颗心是一座城,有六道门,所谓眼耳鼻舌身意。从不同的门里窥见不同的风景,然而那都是同一座城里的风景,一种幻景,因为这颗心本身就是大幻王。说它是大幻王,是因为在它的世界,一切都是虚构的,流变且不稳定,如电亦如露。一切有就好像没有,一切没有又不是绝对什么都没有。它的一切像梦,有,但不真,不是无梦。
也许你想问,世界就是心,心就是世界,有没有一个离开心的绝对世界呢?离开心的那个在你的探讨范围之外,不可思,不可议。且“离开心的”那个仍是你心的想象,是另一类想象而已。离心无境,离境无心,心与境,不二不一,不可说,不可说。
有分别而成的世界,有不分别的世界,不分别的世界更接近真实的世界。分别而成的世界,是凡夫的世界,是虚构的世界,是梦幻泡影的世界。分别而成的世界是识所成,不分别的世界为智所显。了解不分别的世界,可以让你认识分别的世界之分别,之虚幻,之虚构,之不真实,之唯识所成。
分别的世界是心意识的世界,不分别的世界是离心意识的所见。后者能让你认识到前者的虚构性,前者的梦幻泡影性,前者的不实性。但并非后者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那仍是心境的世界,只不过它不是分别识所成,而是不分别智所映。它的显现的意义在于,让你认识的前者的虚幻性——前者是虚幻,但也不要把它当作真实,它仍是幻,是另一种幻,不分别的幻。
我说心是大幻王,大幻王所出的一切,无不是幻,一切皆幻。只是后者的幻,能让你认识到前者是幻,前者是幻,它亦是幻。后者出现的意义能够让你以幻除幻。就像你肉中有刺,取另一根刺拨前一根刺,后一根刺能把前一根刺拨出,但后一根仍是刺。不要把它当针(真),它仍不是针——真。
所谓转识成智,识之下的是幻,智之所见下的亦是幻,不过后幻能让你识出前幻之幻。只是前幻有无穷,后幻(后面的幻)无无穷。无无穷之幻,亦是幻,不过它是最后的幻,或称最初的幻而已。
善知识,世界的本质是心意识,离心意识的世界,不可思,不可议。若你思议,你思议的不是它本身。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所谓世界,不过是心的反映,是业的世界。你在这世界看到的一切,无不是你的心,无不是你的业。来,籍由你的世界来认识它的源头——你的心,它的业。世界是无定相的,因为心不同,你所见的世界将不同。
金刚经说,所谓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来,体证这句话,感悟这句话,证实这句话。
南无阿弥陀佛,一念行者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