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 ‧ 水 ‧ 火

(2013-08-23 23:20:05)
标签:

非马

散文

优山美地国家公园

大火

《凡心动了》

分类: 非马随笔及著作
这两天新闻报导说优山美地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大火,想起多年前也
是在大火期间去游玩的经历,回来后还写了这篇题为<山 火>的文章:





先说山与水。

我当然离仁者与智者的境界都一样遥远。但如果「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可靠,
那么我可能较偏近于智者。

一座鬼斧神工拔地而起的高山会令人兴起景仰之情。但如果这座高山脚下有一个明
丽妩媚的湖来映照它瞬息万变的风貌,一定更富诗意。

前年与友人组团游黄山及三峡。黄山上飘缈弥漫的云雾,令人不知置身天上或人间。
而在「长江公主号」游轮上,几天几夜在三峡的大山大水中怀古做梦,更是痛快淋
漓之至。同行者对旅行社的安排及导游服务的怨言,我都以见仁见智的话语加以疏
解,有如我真是个仁者智者。确实,以那时候的开阔心境,我不可能去斤斤计较伙
食单调、卫生不佳、娱乐节目缺乏、结伙玩牌的船上服务员缺乏专业知识及服务精
神等等。只有等到离开山水回到了家,才为一卷模糊不清的黑白三峡风景录影带大
光其火。那是我们看了船上放映的清晰样品,付了彩色录影带的价钱买来的。

去年同几位台北工专的老同学结伴畅游加拿大洛矶山,也是有山有水,溶溶融融。
特别是那个阿塔巴斯卡瀑布及露易丝湖,至今仍在我心中冲激荡漾。

这次趁到旧金山参加一个亲戚婚礼之便,租了一部汽车,到优山美地作两日之游。
却失望地看到本来应该一泻两千多尺撼天震地的优山美地瀑布,此刻只是几根游丝,
在那里点缀风景随风飘摇。镜湖干涸见底,到处是磊磊的石头。而花岗石的峭壁虽
然壮观,没有云雾缭绕,总觉得少了点情调。

这其实只能怪我自己。我一向出外旅游多属即兴,对当地的情况很少在行前作深入
的研究与了解,这次也不例外。到了那里,才知道优山美地的瀑布大多只在春夏之
交奔泻轰鸣。现在是干旱的夏末,山上的积雪早融光了,哪来的水?

没有水,却有了些关于火的见闻。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在芝加哥时便听说美国西部干旱,森林火灾此起彼落。头一天找到预订的汽车旅馆
所在的山脚一条公路,却发现道路关闭,路口有两个穿制服的人在那里把守。他们
说因附近的森林大火,为了方便救火设备的运输,公路暂时关闭。我们的旅馆就在
离路口不远处,可以放行,但警告我们别超过界限。这时候我们才注意到空气中弥
漫的轻微焦味。到达住宿的旅馆,发现大部分的住客都是救火员,真正的游客寥寥
无几。安置好了行李,便驱车上山看巨杉去。

优山美地国家公园里有三个巨杉区。我们去的突阿伦密巨杉区靠近克兰平原。把车
子停在120号公路边的停车场,往北步行约一英里,便可到达。沿途都是高耸的松柏,
笔挺的树干直直插入青空,令人不禁抬头挺胸精神爽畅。我曾写了一首叫〈巨杉〉
的诗,表达我当时的感觉:

从天上直直伸下来的
神们的巨脚
暂时在这里停息

等摇晃不定的地球恢复平衡
再举步向前

半路上我们碰到一群游客,聚拢听一位公园管理员的讲解。我们听了一会,嫌他们
的步调太慢,便径自前行。

一进入巨杉区,便看到一棵巨杉赫然挡在路口。许多小人国来的游客在树底下一个
木板搭成的台架上仰头瞻望或摆姿势照相。我们越走近,发现我们自己也越来越渺
小。

巨杉是目前这世上最庞大也可能是最长寿的生物。我们面前这棵树龄达几千年的巨
杉,光是树皮便有三、四尺厚。这样厚的树皮,啄木鸟再长的尖嘴也奈何不了它,
更不用说普通的昆虫了。更神妙的是树皮及树身都具有防火的性能。许多巨杉的表
面都有被烈火烧炙过的痕迹。从一些根部的大裂口,我们可清楚看到里面涂满了防
火防虫的黑色黏胶。开头我还以为是人工喷上去的,后来才知道是树木本身的自然
分泌。

巨杉的繁殖也同火息息相关。种子发芽需要含有矿物质的泥土,小树生长需要阳光。
经常发生的天火把其它的草木烧光,留下了含有丰富矿物质的焦土,给巨杉的传种接
代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我们在地上捡到几粒杉果,表皮非常坚硬。在大火的烧烤下,
这些坚硬的杉果纷纷爆裂,小小的种子们便迸落在肥沃的土地上。有比这更神妙的
安排吗?从前人们一碰到森林发生大火,便赶紧扑救。现在明白了这种举措有时反
而会阻碍巨杉的繁殖,国家公园因此制订了一套选择性的救火方案。除此之外,还
有模拟天然大火的区域性放火计划,为巨杉的繁殖制造有利的环境并改良森林的生
态平衡及整体健康。

支撑几百尺高的巨杉,一定需要很深的根吧?我问旁边一位公园管理员。她说很浅
很浅,因为优山美地到处是花岗石,泥土的厚度只有薄薄几寸。我说这样浅的根怎能
维持巨杉于不倒。她说它的根虽不深却极广。这样一棵树,它的根须蔓延的范围可
容纳好几个足球场。而且所有的根须都同周围其它树木的根须交缠盘错在一起。再
强劲的风也休想撼动它分毫。

从巨杉区走出来,我们的脚步似乎稳健踏实了许多。



*本文被收入《凡心动了》花城出版社,广州,2005
《不为死猫写悼歌》,秀威资讯,台北,20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