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赏析:处于不饱和中的诗人---非马 [转载]赏析:处于不饱和中的诗人---非马](//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图片来自 有诗为证-非马http://blog.sina.com.cn
的博客。
赏析:处于不饱和中的诗人---非马
文/黄小芬
生命的长度在缩小,诗意的灵魂却要再撑开一个个极限。
诗和艺术都是把所有的空间让给大家去张开翅膀飞,非马也就成了飞马,那踏花而来的香气和泥土的印痕,便是他心中的句子“非马,有诗为证。”(有画为证)他的艺术从光线和色彩的线条伸展,都在构成一种抽象的美丽。以及透过生命的本质去写、去画,“真”便让我得以感动。
之所以说:他是处于不饱和的,也可以说是99分的诗人,因为他的诗就是一条没有终点的直线,一直向前。我在这条直线摸索,在里面进一步的看到自己的不足。
非马的《非马艺术世界》是他跨过了他的半生,落在你的手里,便成了你捧在手里的重量,。
“山
/小时候/爬上又滑下的/父亲的背/仍在那里//仰之弥高”父亲本身就是如山般厚重,诗人却未直接道出,而是通过记忆中的山和父亲的背融合来写出对父亲的敬仰。其中“仍在那里”表明这种情感,从来都不会因为父亲的老去而消失,而是一直都在心里,感情细腻。且有一种穿过时间的穿透力感。
“夜夜我躺在露水很重的草地上仰望你们/希望从你们那里得到一点消息/关于另一个世界---一个为口径200寸的望远镜所窥不到的世界”这首星群,在开头时被重复的提起,且是用顶针的方法,把通俗和应该避开的重复写成一种情感的旋律。“露水很重”“”仰望”都在表明诗人对这未知的另一世界的执着和探索。
“最纯洁的是这小孩晶莹的眼泪,说最美也只这未装饰的脸才配!造物者的意指我似乎已懂,为这无邪的天真我深深感动。---山边”这首诗以小孩的世界开始走出诗人的心,走向童年的追忆,又回到现在的遐思。一个属于孩子的纯真,也属于诗人自己的念想。文字舒畅,节奏感很好的表明以一种态度 有快/慢/快
的节奏,活泼的,就把心强大了。那“未装饰的脸”更好的说明,这一个自属于孩子才有的纯真的特写。
“雾来时/港正睡着//噩梦的怪兽用湿漉漉的舌舔她/醒来却发现世界正在流泪//目送走一个出远门的浪子/她想为什么我要是南方的不冻港。---港”一种形象思维的写作手法,文字凝练,简单,却透过港存在的本质去写出这样的文字,很让我佩服,想想,我不正是被诗人这样的眼神吸引吗?“雾来”、“港睡”/“梦”、“醒”/“目送”、“港”
这一类相对的景物便更好的写出港的样子,张力在这的以呈现,把雾和情更好的显现而出,感情得到升华。写出了,港,一次次的看着离别的在眼前闪现,就如母亲目送自己的孩子远行,有不舍,却不可挽留,因为孩子的世界在外面。
“共用一把伞/才发现彼此的差距//但这样我俯身吻你/因你努力踮起脚尖/而倍感欣喜。---共伞”非马的爱情诗,很短却也能穿越时间把爱重现,却是不老的。“俯身”、“踮起”同时落下的相互的动作,写出爱的相互,彼此的用心。那首诗
“猛力/想从对方口中/吸出一句/谁都不敢先说的/话。---吻”也是这样的几句便把那时的爱的珍重、和不轻易说出口的爱,表现得很完美。
“随着一身欢呼/一个圆滚的雪球/琅琅向你/飞去//竟不偏不倚/落在你/含苞待放的/笑靥上”有一种属于孩子般的纯真,且给人一场打雪仗的画面感,温馨的。此物更相思,欢快就夹着雪,散在生活的冰里。“欢呼”一个被透视的心情,在雪里暖起。“琅琅”雪球穿透空气时划过的微小的声音,也夹着欢呼的感觉。“含苞待放的/笑靥上”让人想到一句话,因为你的笑,我便甘愿一吻你的笑,而消融成水。却也将带着温度。非马的妻子之群,是一个美丽的女子,连我都忍不住爱上她。呵呵。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有非马穿越过去的时间,让爱情重现的美丽,没有过多的缠绵,清澈却深情。如“没有一次/我能平静地/听你数//忘我/毋忘我/忘我/毋忘我//到最后一瓣。---落花”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他既不直接点出爱的姿态和样貌,而是从数花入题。其中勾画出一个少女对爱情的焦盼和不确定的心态。开头就让你感觉一个被争议的爱情,再到反复的动作。“最后一瓣”自为一行,反复和为完全落下的花,隐藏的写出爱,确实的存在还是有力的,这首诗要反过来读,就会感觉诗人在无形中,就把可能出现的爱的质疑消融。很妙的感觉。其中还有一首
“有时候你故意把脸/拉成一个帘幔深垂/高高在上的长窗/挡住阳光/挡住欢笑/挡住焦急关切的眼神//而早已超过恋爱年龄的我/依然满怀酸楚/整夜徘徊在你窗下/希望在千百次的抬头里/会有那么幸运的一次/看到你的眼睛在帘缝间/如云后的星星闪烁。”爱还在行走和走过却又穿过时间,把两者重叠,有如初次的恋爱。不错。
“妻儿在你的头上/找到一根白发时的惊呼/压抑不住的欢喜。---秋”很简单的句子,却把生活的幽默和有趣都写出来了,有那种诗的“散文美”。同时又把季节和人生的一种特征给叠合了。
非马的诗歌总是如此的善于从一个平凡的生活去抽取新鲜的骨髓且加以描绘,用最简短的句子去凝练的写出感情,文中恰到好处的张力也正使这些短诗得以经典的存在,特别是他字句间存在的艺术、空间、视觉等都有一种美的格调。如“想家的孩子/猛然/把干涩的眼/张向/母亲喷沙的/咀。---在风城”把“干涩”和含沙的眼更大的写出那思念的疼痛。其中的
《黄河》、《夜笛》、《醉汉》都写得很传神,而且都把前面我说过的凝练和文子的感情艺术都变现得很好。大家也可以到非马
的博客看看。你一定会被吸引的。
附上: 非马 的一首诗歌
读书
非马
打开书
字带头
句跟随
一下子跑得精光
只剩下
一个畅销的书名
以及人人谈论的
作者的名字
果然是好书
简短的写出,温和的文字,却把一种存在的社会现象都很好的讽刺了,讽刺了那些只是追求夸夸其谈的卖弄自己的学识和广泛文博的而不做深刻探讨的假文人。
此文为个人愚见,只是把读那本书时,随笔写在书上的文字再次的整理一部分在这。这中间可能会因为我的文学的浅薄而未能正确的解读一首诗歌,所以我还是希望大家可以去看看
非马 的诗歌。
2011.7.7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