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儒林外史》中的反讽艺术

(2020-02-06 09:51:30)
分类: 阅读课程

谈谈《儒林外史》中的反讽艺术

这本书读完已近一个月之久,很多细节、人物还给作者。所谓留下的才是自己的,读书也是如此,除了几个人物大致故事还有了解外,印象深的还有作者高超的反讽艺术。鲁迅评级本书时提到“其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即能用幽默的语言描述悲惨的故事; 能用委婉的议论表现社会的黑暗。我尝试着对书中部分例子进行总结:

1.情节荒诞的夸张。生活无奇不有,荒诞事也是时时存在,就像最近疫情爆发,诸多荒诞的人物荒诞行径害了自己还搞得人心惶惶,那1人说谎4000人隔离的数字,还不够荒诞吗?百科词典解释“荒诞”“虚妄而不可信”,可真到了生活中,就不存在理论上的“荒诞”了,而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所以在文学作品中把某些可能发生的事情夸大写出来,就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虽然理智告诉我们,其确实存在“荒诞”性。

本书中有三处荒诞的“喜事”。

第一处很简单,在第六回,严贡生弟弟丧事刚结束,不等收尾,他就带着二儿子到周府去招亲。招亲那日又不舍得请吹鼓手,“八钱银子一班叫吹手还叫不动,老爹给了他二钱四分低银子,又还扣了他二分戥头”,在儿子亲事上省钱,这吝啬可不是一般哪!结果吉时到了吹鼓手还没请到,到了亲家人家不发轿,最后找了一个吹箫一个打鼓成不了调的惹人笑。前边写过多次严贡生的锱铢必要不近人情,所以这里略写,但我们也可以想象这喜事的“热闹”程度,估计跟他用的吹手一般实在不成调!

第十回是鲁翰林招婿蘧公孙,这场婚事才叫热闹:管家奉脍燕窝,屋梁上竟刚好掉下一只老鼠在碗里,又爬到新郎官身上弄油了衣服;厨役乡下小使只顾看戏,把粉汤碗打碎,狗吃粉汤,他踢狗,结果把鞋子踢到了席上的点心里;客人正把点心送嘴里吓得站起来,又把席面打翻!热闹吧?中国人是讲究吉利的,干啥都要选择吉时,可婚事这样一热闹,鲁编修以为的“才子佳人,一双两好”便难以成真,一个是八股高手女,一个是视八股为最俗的事儿,可想而知后来的生活,可想而知鲁编修之悔,不然后来怎么被气病了呢?!

还有第26、27回,鲍廷玺养母和媒人配合骗他娶了好吃懒做讲派头的“王太太”,婚礼没啥问题,但婚后王太太发现真相,原来自己嫁的不是个“举人”而是个“戏子”,竟然气得不省人事,醒来后成了一个失心疯,喜事又变成晦气事儿。而看病需要用贵重药物,被养母逐出家门。鲍廷玺也是个可怜人:原名倪廷玺,亲父亲养不了过继给继父;娶王管家女儿难产死亡;再娶又得烧钱的病;遇见亲大哥大哥又亡;最后只能利用继父的关系在杜少卿府上讨百两银子回家带戏班。世事无常,虽然他养父鲍文卿算作忠厚诚笃、正直善良的戏子,但他却没有将养父的良好品行继承到底,有生活的缘故,估计也有本人的因素吧?

荒诞的婚事之外,文中多处情节亦非常荒诞,如第4回,汤知县五十斤牛肉堆枷上致老回回死,将偷鸡贼偷的鸡头向后尾向前捆在头上枷出去;再如22、23回牛浦,冒充牛布衣投亲路上认同姓牛玉浦为叔公,却没得到多少好处后来拆了牛玉浦的台,被牛玉浦剥了衣服使人掼的发昏倒在一个粪窖子跟前,后来遇人搭救又害起痢疾,坐在船尾上,两手抓着船板痾(这画面!)。得亏作者写得出来,也不知道作者咋想到的!还有大家都熟知的范进中举后胡屠户打了范进一巴掌后那翻不过来高仰着的巴掌,听说家里物品都是自己的高兴至死的范母,这些情节又可信却又是如此荒诞可笑。荒诞与夸张两者完美结合,使反讽效果达到极致!

2.细节的描摹。细节之处见真章,高明的作者绝不会忽略细节的刻画。本书中更是如此,细节,尤其是有名的细节,非常多。人所熟知的严监生临死前竖着的两根手指;胡屠户低头扯范进衣襟的姿态(秀才穿长袍),还有他收到范进银子时候攥着伸出去让的手;范进和张乡绅到汤知县家吃饭,范进居丧不用鸡鸭燕窝银箸,却吃大虾丸子;方六老爷和权卖花婆说入祠堂的执事,权花婆却一手拉开裤腰捉虱子往嘴里送……书中这样有意思值得品味的细节俯仰皆是,没有高超的眼力犀利的笔力,很难将这些内容刻画得入木三分。

3.写实与虚构。作者书中故事写足了人情百态,不管平民百姓还是高官达人,书中都有显示,据说书中大多数人物都有其原型的,但文学作品来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书中内容是写实也是虚构,人物衣食住行生活习惯说话等等,都是来源生活。所以我们看胡屠户把范进骂的狗血喷头,其中有很多语言现在还有生命力;再看考场作弊图,骗子出没(张铁臂、河里女骗子夫妇)图,媒人颠倒骗亲图,潘三服醉图,风四老爷显本领图,才子评选花魁图……每幅图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每个精彩的故事背后又都有着极具深刻讽刺意义的内涵在内,可谓细思极恐,再思正常,常思常见。这就是写实与虚构的魅力吧!

4.对比手法的使用。我一直觉得,对比是最好的写作表现手法,不管是哪类题材哪种文学形式,用好对比对主旨的突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且不用作者多说,读者自可体会。书中对比可以分为几种情况:纵轴可以是前后对比,例如周进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态度和自己的生活的对比;横轴可以看一个人对周围人的态度,例如严贡生在对待乡邻、佃户时的颐指气使蛮不讲理;对吃云片糕的船老大的刻薄欺骗无赖;对张静斋的卑躬屈膝极尽谄媚;对亲弟弟家事的冷漠无情毫不关心……这几项偏偏交杂掺和在一起叙述,人性如何读者自知。

鲁迅评价本书“秉持公心,指摘时弊”,在我看来公心最难。作者在书中上至内臣下至黎民,官场制度生活场景全有写到全有讽刺。这是最难得之处。

35回,庄征君面君,天子问政后,朝中权臣托人捎话,欲将其收在自己的门墙之下,但庄征君的婉拒之辞不卑不亢,太保碰了个软钉子,立即便以祖宗法度为词,使得皇帝准了庄征君的还山奏本。有庄征君不愿入朝的缘故,更有权臣排挤的因素啊!

40回,侠客萧云仙从军,收复边城后留下重筑青枫城,垦田栽树办学堂,足足三四年才完成,作为堪比张骞、班超。然而经工部的老爷们核算下来,他却得了个“任意浮开”的罪名,还说“应请核减银七千五百二十五两有零,在于该员名下着追”。以致倾尽家产才得以还清。

43回,汤镇台为朝廷效力,一身正义。苗人扰乱边塞,他前往平乱,智勇过人,用兵有方,平息叛乱。雷太守妒能嫉才,将拿获的贼头和叛敌的冯君瑞枭首示众,然后具了本奏进京,反诬陷汤镇台“率意轻进,糜费钱粮”,“好事贪功”。结果使汤被降三级调用。

这里文武官场简单提到,因吴敬梓本身缘故,官场内容写得并不多,但现实依然可窥见一斑。“指摘时弊”的评价也不为过。所谓“乱自上作”,官场如此,下方庶民立场坚定秉持初心就更为难得可贵。所以本书写得最好的还是中下层人物事件生活场景,花团锦簇,变化多端,好看得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