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优生压力关爱心理教育 |
分类: 班主任 |
第二天见到翀,我微笑着慰问他,“你感冒好了吗?”“好了。”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问,“有什么老师可以帮忙的吗?”翀微笑着摇摇头。下了第二节课后,大家都下午活动准备体育课了,我看见翀还在教室里写作业,时而拍拍脑袋,时而趴在桌子上,我走上前,轻轻地拍拍了他的肩膀,微笑着对他说“慢慢来。”翀抬起头,一如既往地点头。“如果你愿意的话,下午找个时间和老师聊聊吧?”翀点头。
下午大课间时,翀准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我约着他一起在校园里走走。“老师,我其实不是感冒了,我是状态不好。”“状态不好,什么样的状态?我以为你考第一的状态挺好的。”“我很多题不会,我做题很慢……我怕自己会考砸了……我怕老师同学会笑话我,有点输不起的感觉……”慢慢地,翀接受了我的真诚,翀吐露了自己的心声。“谢谢你信任老师。我们一个话题一个话题的来说。很多题不会做,这个现象很正常,早在你小学时,尤其是低年级,成绩都要求100分,双百;上了初中,就要求90分优秀;高中优秀率就是80;上了大学,70分就是优秀;考研时,你的英语线可能60分就达标。这些都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接触的多了,会的懂得多了,不会不懂的也会随之增长。不是你不会你不懂,大家都这样。你有压力,其他同学也有压力,这种压力就是自己感受到的。”我顿了顿,接着说第二个问题,“你怕考砸了,什么成绩你认为就是砸?考砸了又能怎么样?”“20来名吧。”“20来名就是考砸了,你问问50名的同学,让他考20来名,他肯定高兴坏了。”想想翀现在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地说,“每个人的要求是不同的,老师知道你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但要求再高学习再好也有波动的时候,就像波浪,它除了有浪尖还有浪谷浪底;那坡路,除了有坡顶,必然有坡底。”为了更形象地说明问题,为了减轻翀的压力,我问他一个问题,初一最后一学期的考试成绩。翀说忘记了。“对,成绩只是一个过程,所以你的成绩不重要,你的努力才是重要的,你的态度才是重要的,努力之后就不后悔。”翀好像明白了,使劲地点头。“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用成绩说话,我们用态度有真诚用务实说话。你是一个厚道真诚的孩子,同学老师都喜欢你,所以,不要怕成绩掉下来,无论你的成绩如何,老师喜欢你的人,不是你的成绩。”“真的?”翀认真的脸上露出微笑,语气中带有怀疑带有释放。“当然是真的,你想想,老师讨厌过班里最后一名吗?你歧视过班里最后一名吗?”翀摇头。“成绩是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你为人正直,厚道踏实,乐于助人,你的品质就是你的宝,是同学的宝,是班里的宝。”“真的?”翀半信半疑,“是真的。”翀从我真诚的目光中再次得到确认。
时间原因,我们的第一次谈话就此结束,我鼓励翀,放下包袱,成绩不是主要的,无论怎样的结果,老师依然喜欢他。翀微笑着点头,轻盈自信地走进教室。
注:
1.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某种意义上讲,更重要;比学业成绩更重要。
2.在谈话过程中,我运用罗杰斯的“以人为本”的心理咨询理念,给学生无条件关注,无条件的爱,希望能帮助学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