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与慢
(2008-12-04 22:29:45)
标签:
起飞小船海浪海口美兰机场空姐 |
分类: 灯下絮语--生活杂谈 |
生活节奏越发快了。“知快守慢”似乎没有人愿意接受。
昨天到海口,航空公司告诉在下,起飞时间是下午三点二十分。等在下还在排队安检的时候,广播里已经传来登机的通知。飞机仓促地滑上跑道,我一看表,三点零八分,显然是提前了。飞机载着一百多条人命升空以后,感觉飞机也像重庆的出租车一样玩命的赶时间,结果不到下午五点钟就降落在海口美兰机场,足足提前了二十几分钟。出了航站楼,四处张望,没有看到来接在下的“纸条”。正准备打电话,一个帅哥冲过来,递上一张卡片,点头哈腰的说:“大哥,没人接站吧?我们吃、住、行、玩一条龙安排,请跟我来。”在下没有理会。帅哥又补充道:“不光好吃好住,还有‘尤物’供应,绝对第一流。”
在下正要发脾气,旁边有人大叫一声:“在这里”。扭头一看,是来自新疆、活跃在天山南北的一位“镖友”。
我看到接站的人惶惶不安,抢先解释说,说是飞行员和空姐不知为什么抢时间,迫使在下提前到了,不怪你们,实在不好意思。刚下飞机的“镖友”说:“你这不是故意气我吗?我早上八点出发,现在才到,路途上足足耗了八个小时。”
我问何故。“镖友”说:“新疆天气突变,一场暴雪即将来临,机场已经出现混乱。上了飞机,太困,睡着了。突然醒来,飞机已经平稳了。奇怪,怎么今天这么快、睡一觉就到了海南岛?空姐说,没有到,正在等起飞命令,还没起飞呢……”
穿过海口市区到西海岸。早早降临的夜幕,将城市涂上一层酱色。路灯迟迟不开,可能是为了省电,一路昏暗;原来灯火辉煌的高楼大厦,只有稀疏的灯光从窗户透出,隐约有萧条的预兆暗含其中;酒店和食肆门前的车辆明显少了,总的一个感觉是“暗淡”、疲软。心中暗想,看来金融风暴的影响,沿海比内地明显得多,就连海南岛这种“寻梦人的天堂”也似乎进入冬眠了,简直难以想象。不过又想到,美国人称此次危机为“金融海啸”,既然是海啸,沿海城市自然是首当其冲了,也没什么奇怪的。
穿过乱糟糟的市区,来到西海岸的下榻地。进了房间,拉开窗帘,站在十层楼的高度放眼望去,眼前是一道迷人的景观,心里一下舒服多了:
一弯上弦月挂在冷清的天上,像一条孤独地躺在天际的银色小船,静静地听着“阿娇”的歌谣;风乍起的海面,海风将海浪一次又一次送上沙滩,像一位慈母送他不争气的浪子上前线,送了千百回,海浪还是离不开大海的襁褓;为大海母亲的执着与悲哀击节按拍、幸灾乐祸的,是岸边那一排排小船,随着波浪起伏摇摆,活像那些迫于无奈、在乡下走穴的二流明星,跳着疲惫的舞蹈。很有诗意、寓意的一道景象……
门外传来“东家”的催促。哦,还有一台不醉不归的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