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2018-03-31 13:32:02)
标签:

浙大

修学

旅行

自然

人文

分类: 出游行记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很有幸,在草长莺飞的江南最美三月,单位组织到浙大学习培训。能有机会到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学习,参观体验天之骄子的象牙塔生活,近距离聆听知名学者教授的现场授课,对于我这没有上过正式大学的人来说真是件兴奋的事,也算了了“上大学”的心愿了吧。短短三天的培训,我们尽情饱览了校园的自然之美,也充分感受到了百年老校所具有的浓厚人文气息,可谓是一场完美的视觉享受之旅,也是一场能量满满的文化修学之行。
       未到浙大之前,脑海中的想象是高大气派的教学楼、现代化的图书馆、高科技的实验室、整齐高耸的一排排宿舍楼。总之,浙大这所名校在我脑海中应该是所现代化的、高科技的,时尚气派的校园。然而当大巴车七转八弯地带我们拐进一座山的半山腰时,下车的那一刻我们几乎都迷惑了。举目四望,满山葱笼高大的树木,沿山而上的曲径小道边是开着正艳的山茶花,远处山上零星散落着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红砖房,目光所及之处根本没有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高大建筑,这是到了哪个景区?亦或是穿越到了民国?如不是山坡上那个低调的校牌提醒,我们一定会觉得司机带我们走错了路。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我对这所学校充满了好奇,这实在与我印象中的全国知名高校差距太大了呵。不过接下来的几天参观学习,让我对这所学校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我们对这所学校有了更多的欣赏和赞叹。
      浙大光华法学院前身是浙大法学院,2006年台湾光华教育基金会捐资壹亿元冠名“光华”,并于2007年秋迁址于景致绝伦,建筑典雅的浙江大学之江校区。现在的光华学院背依月轮山麓,俯视钱塘江水,东傍六和塔,西邻九溪十八涧,环境优美静谧,是潜心修学的绝佳胜地。目前光华法学院有在读大学生六百余人,教授六十余人,平均一名学生的占地面积是一亩,而教授是十亩,学院领导自豪地说我们的学生和老师都可谓是“土豪”了。的确,这样的数字在全国是屈指可数的,目前哪所高校不是“人才济济”呵,马路上总能见到成群结队的学生,而之江学院的幽静小道上则鲜见学生的身影。如此安静幽雅的自然环境,真是读书人的天堂了。
      三天的学习,虽然课程安排很紧凑,但我还是每天和同事抽空到校园各处游走。这样的学习机会还是很难得的,所以总想着尽可能地把浙大的美景看遍,尽可能地更多体验浙大的人文气息,让这趟修学之旅给人生留下美好记忆。
      之江学院的美除了满山遍野的苍翠树木,以及开得如火如荼的樱花、山茶花等,更让人流涟的是那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一座座民国风格的建筑群。之江学院的建筑大多都是红色砖石结构,楼层不高,大多两三层,这其中很多都是民国时期的建筑,这些古建筑保存完好,历经岁月风雨的洗礼,外砖墙面已淡褪成了浅红色,窗户也是老式镶玻璃的木框结构,那种两面外推的窗框。砖房在周边绿树掩映下,有种特别的静美感。一个站在这些房屋前,静静凝望这些古建筑,任思绪飞扬,一时会有时间凝固的感觉。恍惚中你会觉得你面对的是位安祥的老人,正静静坐在那里向你诉说着沧海桑田变迁,同时也诉说着岁月的安静美好。而周遭不时响起的一两声啾啾鸟鸣,风吹过树梢刮过的哗哗声,以及落叶在地面翻滚的沙沙声,更让人进入一种平和境界,一瞬间,忘记了尘世的喧嚣,只有自己和大自然,其他什么都没了,空了,没有了烦忧,没有了牵挂、没有了顾虑,没有了欲念,没有了思想,总之什么都没有了,只有满目的苍翠,明艳的花朵、和暖的春风和婉转的鸟鸣,这安静平和的感觉真好。
      当然名校之美除了美境,更多的在于人,古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给我们上课的教授中,有两位给人印象深刻。第一个是位美女教授。之前觉得法学课程都是法律法规,内容肯定枯燥无趣,但美女教授一开讲,就把人的精神吊了起来,因为她开篇从去年那部很火的《人民的名义》讲起,从“达康书记的烦恼”开始讲述依法行政,从“孙连城式的干部”讲到懒政、庸政,中间还讲述了很多鲜活的案例,用这些案例来解释一些枯燥的法条,即生动活泼,又通俗易懂,让我这个门外汉也听得津津有味,印象深刻。美女教授全程脱稿讲解,语言表达简洁意概,用词非常精准,近三个小时的授课中没有一句重复反复的话,就象大师雕刻,每一刀都那么准确,根本无需重新修正。精彩的讲解让我们的一些同事对她充满了好奇,这么年轻有才到底是何方神圣。同事到度娘查找,一查果然背景了得。80后,本科毕业保送浙大硕士,硕士毕业保送北大博士,有多部学术论文发表,现为博导,法学院副教授。得知其学历背景我们都倾佩不已,课间有同事与美女教授聊天,得知其每天六天起床,每晚十二点才休息,更是佩服得不行。的确,成功的花,人们常常羡慕它成功的一瞬间,而其背后付出的汗水又有多少人能看到呢。其实我们普通人如果也能象她一样,长久坚持地专注于某一件事上,也是或多或少能做出一番成就的,但缺少的就是这份坚持和毅力呵。     
     另一位有趣的教授是台湾熊博士,看手册上介绍,他的五个手足都是博士,她母亲可以说是台湾甚至华人里培养出最多博士的。台湾教授与大陆教授的教学风格还是有不同,少了些拘谨,多了幽默和调侃。他是一名经济学教授,他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解释一些法律问题。他全程都是用案例说话,并且互动很多,每个案例都要学生先发表自己的观念,然后他再发表自己的经济学观点,虽然一些观点稍显前卫,一些判例值得商榷,有些也并不符合当下的国情,但他的思维和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听熊教授上课有点听郭德纲说相声,冷不丁他就给你抖个包袱,让你不禁捧腹大笑。比如讲到“美女与野兽”的案例,他说很多人对老虎的危险仅停留在概念上,实践中并没有真切的体会,这种危险就是”模糊危险“,随即教授顿了顿,眨眨眼又说道,当然家里有“母老虎“的除外。在座的我们先是一愣,随即哄堂大笑起来。教授的观念很新颖,很前卫,不得不说,一些案例用他的经济学去分析推断,也是有道理的。而且一些复杂的,是是而非案件经他的研判分析,思路就清晰明了了,不得不服他的经济思绪,知识界的原则和方法果然是相通的。就拿飞机拉广告的案例说,用”回到原点“的方法分析,因为广告商更了解广告经营规则,所以在”国难日“拉广告造成的负面效应,后果应该广告商负更多的责任,而不是临时揽活的洒农药的飞机员。而他举的另一个亲子鉴定的案例也很有趣,这个案例是丈夫发现孩子不是亲生之生,夫妻离婚,丈夫还需要承担抚养义务嘛。这个问题的回答大家的答案出奇的统一,都认为应该解除亲子关系,终止抚养义务。而当教授的答案是继续抚养时,平静的小礼堂就象热油锅里丢进了一勺盐,立刻炸开了锅,特别是男士们都义愤填膺,纷纷责问不是亲生的为什么还要抚养,真是太荒诞了。教授给出的答案是”宁可伤害大人,也不伤害孩子“的原则。可大家还是不认可,甚至课后回去的路上,大家还在热烈讨论反驳,认为这个案例判得实在离谱,违背人伦纲常,有的同事还用动物做比喻,说猫狗生了小猫小狗,如果发现其中一个气味不对,不是自己亲生的,就会立马将其咬死,清除出家族队伍。这样浅显的生活常识,难道教授不懂嘛,判得实在是不通情理,并说如果哪个法官这样判了,不被人打个半死才怪。至今想起男士们因愤怒而激动的样子还觉得有趣。课上的许多案例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唯独此案例空前的一致,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甚是让人不解。说实在,目前国内决不会如此判决,毕竟国情不同,大家的传统观念里还是不允许女性出轨的,男的可以有小三,妻子是不能有外遇的,否则就是伤风败俗。而女人有了外遇,还要丈夫抚养她们的孩子,那不是逆天嘛,哪个丈夫会有如此雅量呢。三个小时的课在教授风趣幽默的讲解中很快过去了,听完还意犹末尽。学术都是要讨论,要有不同的声音,只有在争论中,一些道理才会越辨越明,越讲越透。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发春满园。台湾教透的魅力在于此吧。
     三天的培训很快就过去了,离开时,我们一步三回头望着这美丽的校园,看着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红砖房,心中溜连不舍,再见了,浙大,愿以后还有机会来看你,感受你的美丽,感受你的智慧、感受你的包容、感受你的强大。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一场心怡的视觉和文化之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