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彼芫荽,化胡携来。臭如荤菜,脆比菘薹。肉食者喜之,蒮食者谐”,这是明朝屠本畯写的芫荽。这里的芫荽,城里人可能不太听说这个名字,但说香菜大家就知道了。据唐代《博物志》记载,香菜仍公元前119年,由西汉张骞从西域引进,分布我国各地。我原来也只知香菜而不知芫荽,后来迁居小城,听当地人呼其“也许也许”的就很不明白,觉得叫得也忒土了点。后来从书上得知其学名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人家传承的可是正宗大名呵,“芫荽”和“也许“的读音可不很相近嘛,是我见识短了。
二十来岁之前我没有见过香菜,因为家里从没吃过。从小家里的一日三餐都由母亲打理,她不吃的菜一般不买,我们反正烧什么吃什么,不讲究,也没想到挑剔。工作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先生,他所在的部门是单位蔬菜基地之一。近水楼台先得月,先生每次来都会带些时令蔬菜过来,这其中就有香菜。我想母亲吃香菜的初衷可能是不舍得浪费,那时生活普遍还是比较清苦的,于是我家的餐桌上就有了这道凉拌香菜。这菜做起来简单,香菜洗净切断,胡萝卜切细丝,两者放一碗里,倒点醋和酱油,中间洒适量盐糖,然后起油锅,姜末蒜末用油熬到冒烟时往碗上一浇,只听”哧拉”一声,一道白烟过后用筷子搅匀即可,红红绿绿倒很养眼的一道菜。起初它的气味让我们吃得勉强,可吃着吃着,却象吸了鸦片似的慢慢上了瘾,特别是母亲。有时和先生说起过去,他常打趣说,那时的那些蔬菜可帮了他大忙,不然母亲可能不会认可他呵。
此后如有香菜,必是这道凉拌香菜胡萝卜丝,或冬天涮火锅吃。直到有一天,不知哪个阿姨提起,香菜包饺子也很好吃的,这让我非常惊讶,认知里觉得香菜只能做做配菜,什么能做主角呢,那味道不会太过?后来一次邻居给的香菜多了,一时吃不了,我决心试试这香菜饺子,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太鲜美了,芫荽和猪肉融合后,鲜美清香,芫荽很好地降解了猪肉的油腻,而猪油又中和提升了芫荽的香气,真是美妙的组合。我敢说,它比我之前吃过的白菜馅、芹菜馅、荠菜馅、香菇馅……的都好吃,估计能与之比肩的就是韭菜馅了,不过那还得是开春的韭菜才行。这芫荽好不好吃,就象榴莲一样,喜欢的爱它,不喜欢的恨它。不过还是建议试试,芫荽健胃消食,据说维C的含量也很高。这里有个更佳的吃法,就是将香菜饺子或馄饨煎来吃,并且焯过水的芫荽不要绞得太干,稍稍留点汁水,这样饺子煎好后,表皮焦香,内馅鲜嫩多汁,咬一口,汤水四溅,满口鲜香,完全是一口一个停不下来的节奏啊。这画面我想和吃榴莲差不多,都是欲罢不能呵。
香菜由于其特殊的气味,不太招虫,所以不什么打农药,也是“有机”类蔬菜呵。日常生活多吃“有机”蔬菜,为身体健康加分,和“有机触手可及,一餐温暖欢愉”零距离拥抱。

中国好邻居又送了好多香菜来,谢谢了,远亲不如近邻,大家一定要搞好邻里关系呵,彼此有照应不说,还不时会有好吃送上门呵。不多说了,香菜饺子走起。(这里包的是馄饨,不过为说得顺口,讲成饺子了,一样的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