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陕北面食黄馍馍逐渐名震大江南北,黄老汉的名字也开始家喻户晓。《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全国各地的许多美食,每次回想起片中的那些美食,第一个跳出回忆的当属黄老汉的黄馍馍。其实不是因为这个馍馍有多好吃(陕北的一些面食出门旅游时也曾吃过,南方的我有些也并不能十分接受),而是镜头里黄老汉做馍、卖馍的一系列场景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陕北的农家院里,天还不亮,黄老汉和妻子就起身忙活了,推石磨、和面、做馍、蒸馍、装车,然后骑着三轮车跑一个半小时到县城里叫卖,寒风里,饱经风霜脸和手全是时间流过的痕迹,满脸的皱纹不禁让人想起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感受着人生的五味杂陈。看惯了超市里袋装的速成食品,一个个机械化流程制造,一模一样的外形,刻板地让人感受不到一丝丝的人间烟火气息。而黄老汉夫妻纯手工做出的黄馍馍,在经过一道道手工搓捏包合后,再经过热腾腾蒸煮,黄馍馍已沾上了浓浓的人情气息,这样的馍吃在嘴里才是有滋有味的,这样的美食才是温暖人心的。
没有陕北的糜子面和黍子面,就用当季的南瓜来山寨吧。黄澄澄的颜色倒也几乎能鱼目混珠,包上软糯的自制豆沙馅,松软香甜的口感也不失为一份健康的养生美食。
食物也是有感情的,包涵在手工美食里的那份心意会让食物更加滋味深长、回味无穷。

老面发的馒头,口感松暄,组织几乎能和面包媲美。

金灿灿的包子,拿在手里都有一种满足感。

如果整成圆圆的馒头样,就真的可以冒充黄馍馍了。

健康的粗粮美食

煮妇木讷,不会甜言蜜语,唯有通过美食传达对家人的那份关爱。

用蒸熟的南瓜和面,不用加水,直接将面加到软湿的南瓜中,揉到软硬适中即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