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迅速风靡网络,吃货煮妇当然不会错过,在网络上一遍遍看,用眼、用心品味着一道道中华美食。看过后就象网民所言,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的不仅仅是美味,更有温情。在品尽南北美食的同时,体会着人生的五味杂陈。看过片子,煮妇不得不赞叹咱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敬佩祖先们的勤劳和聪明才智。
咱中国的菜肴不但讲究色、香、味、形、器,同时什么节令吃什么也非常地有讲究。过年吃饺子、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这些应景美食即是顺应自然的饮食需求,又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六一期间网络美食达人推出了许多喜庆的“六一”美食,煮妇本也想凑个热闹做一样美食应应景,不过那期间煮妇没有心思,现在一切重回正轨,想着还是要做一个有着“六一”印迹的美食,借此重温一下童年的美好记忆。主题还是面包,只是今天的面包有点特别,是不用烤箱烤,非常热闹喜庆的一款面包呵。
依旧是“爱和自由”的表情面包配方:
原料:中种面团:高粉200克,酵母2克,蛋25克、牛奶105克。
主面团:低粉50克,盐2克、细砂糖40克(原方50克),淡奶油40克,黄油25克。
做法:中种揉成团后冷藏发酵过夜13-17小时,主面团中除黄油外所有原料与切成小块的中种放一起,打至面筋扩展,表面光滑。加入黄油揉至扩展阶段。放温暖处发酵二倍大。将松驰过的面团分割成40克/个。
搓成长条。
收口捏紧,整个用手撑圆。(有甜甜圈模具的直接用模具压出更好。)
放油布上二次醒发。
醒发二倍大后小心铲起,放热油锅中小火炸至膨胀金黄。
炸好的面包圈。
金灿灿的面包圈,就这样吃已经口感很松软了呵。
为了让面包更漂亮,涂上些沙拉酱。
洒一些五彩的造型多样的小糖粒。

喜庆热闹的面包甜甜圈做好了。

这是女儿做的爱心甜甜圈。

色彩缤纷靓眼的六一美食。

咬一口,外焦里嫩,口感松软香甜,小朋友一定会喜欢吧。
附网络介绍的甜甜圈的由来。
无论哪个好吃的东西后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甜甜圈也不例外,介绍下它的小故事吧:19世纪40年代,美国有一位格雷船长,他小时候非常爱吃妈妈亲手制作的炸面包,但有一天他发现炸面包的中央部分因油炸时间不足而还没完全熟,于是葛雷的母亲便将炸面包的中央部分挖除,再重新油炸一次,发现炸面包的口味竟然更加美味,中空的炸面包—甜甜圈,便就此诞生。
之后甜甜圈被厨师经过口感和外观的改良,演变成今天大家所熟知的甜甜圈。毫无争议的事实是,甜甜圈从那以后成为了风靡纽约和新英格兰地区的美食,而且不久以后,它成为咖啡店的必备甜点。后来一个纽约自制品营销大师anna
joralemon将它放上超市的货架销售后,甜甜圈真正盛行起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