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煮鸡蛋的学问

(2009-06-05 15:56:46)
标签:

饮食

保健

鸡蛋的学问

生物素

蛋白质

健康

分类: 酒文化
    鸡蛋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老少皆宜的营养补充佳品。煮鸡蛋更是很多家庭每日早餐餐桌上的必备食物。煮鸡蛋看似简单,却要把握好火候,时间过短会使蛋黄不熟,时间过长会使鸡蛋变老,影响口感,还容易造成营养流失。

  正确的煮鸡蛋方法,首先鸡蛋要用凉水下锅,水沸腾5分钟后取出。这样煮出来的鸡蛋既保证了杀灭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较完整地保存营养素。

  如果鸡蛋在沸水中煮超过10分钟,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蛋白质结构变得更紧密,不容易与胃液中蛋白质消化酶接触,所以较难消化。蛋品中蛋白质含有较多的蛋氨酸,经过长时间加热后,会分解出硫化物。硫化物与蛋黄中的铁发生反应,形成人体不易吸收的硫化铁,营养损失更多。

  煮不熟的鸡蛋危害更大。生鸡蛋不但存在沙门式菌,还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两种有害物。前者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后者能与食物中的生物素结合,导致人体生物素缺乏,产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状。

  此外,为防止营养素流失,煮鸡蛋时还应注意一些细节:煮蛋的水必须没过鸡蛋,否则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质不易凝固。煮蛋前应把鸡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会儿,降低蛋内气压。然后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可防止蛋壳破裂,亦可有效避免营养素的流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关注应试饮食
后一篇:吃西瓜的学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