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阳:住房改革三十年之房地产市场监管问题
(2008-12-18 21:06:59)
标签:
住房改革三十年调控市场预见性拐点法律监管市政房地产杂谈 |
分类: 〓房产新闻 |
住房改革三十年,经历了福利分房制度(1978——1993);经历了住房市场化改革的过渡(1994——1998);住房改革全面市场化(1999——2004);经历了房地产调控阶段(2005——至今)。
住房改革三十年,每一个阶段都印证着房地产努力向前的历程。从计划经济下的房地产市场向市场经济下的房地产市场转变……这三十年来从依靠福利分房,找到好的单位不愁住房的时代到努力赚钱,排队买房的时代,房地产市场同时经历了两个时代的市场经济。
这三十年来,总体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住房难问题一直没有能够得到好的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住房主要偏爱那些国企单位职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住房主要偏爱那些有钱有势的人。说白了,平常百姓在这两个时代下的住房问题还是难以得到本质上的解决。
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家都拼命想进国企,进了国企就有了金饭碗,住房生活问题是都解决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家都拼命的赚钱,为了房子所累。特别是80后的一代,房子的刚性需求量很大,承受的社会压力可想而知,社会矛盾也逐步上升,住房矛盾一天天的展现出来,以致于房地产行业是暴力行业,也导致房地产一时间在中国大地上崛起,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成为政府提升国民GDP的重要指标。
当然,住房改革三十年来的巨大成就是不用多说。对于住房改革中暴露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泰山之阳认为这主要是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相关政策的滞后性,很多暴露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
无非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方面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预见性。房地产发展之快,只要有其高度的预见性,才能够避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住房的矛盾问题才可以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另一方面是需要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的监管机制以及房地产的定价机制。虽不能保证“人人有其房住”,但是至少要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在正常的经济发展轨道中进行。07年楼市的暴涨到08年楼市的暴跌都敬示着我们。
住房改革三十年的今天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又一“拐点”。如何保证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健康的发展。泰山之阳大胆的设想:市政各半,双轨监督。在房地产市场发展之中,市场的自律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各半,共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当市场中暴露的问题能够通过政策及时解决,当政府的相关政策又来拉动和刺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两者相互并存,相互依靠,在房地产市场中所站比重一样多。如果按照08年的形式来看,开发商的消极被动救市,完全依靠政府救市或是策划“楼市抄底论”来继续榨取暴利,那房地产市场依然不会有所好转,它将还会继续下行。当两者之见相互牵制,楼市必然会在正常的轨道中运行。
房地产还是年轻的具有活动的新兴产业……未来的前景可想而知。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只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才能够保证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而这种监管是需要依靠我们的市场和政府双项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