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让孩子“死”在终点线前

(2021-06-06 14:16:46)
标签:

转载

分类: 家长学校

今天文章的题目有“标题党”嫌疑,我仔细想过了,还是用这个标题吧。

   

现在很多家长“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这样做其结果可能事与愿违,遗憾终身。

 

“道法自然”,一切事情的规律都应遵循自然规律。教育孩子更需要遵守自然规律。教育是缓慢而优雅的过程,一切急功近利的教育最终一定以失败而告终。

  

这些年来我发现一些6-9岁的“问题孩子”,所谓的“问题”大到让成人世界无所适从,他们的表现形式是:

1.无法控制情绪:甚至在学校都无法控制情绪,随时随地发脾气,不管时间和场合。发脾气声音之大,时间之长,让人难以想象。

2.没有规则意识:从不遵守任何规则,一切要按照自己的规则办事。

3.不会看人脸色:不顾及别人感受,无论生人或熟人,当有成人已经很不高兴或很生气的注视他时,他熟视无睹。

4.不怕老师:我常常说,小学低年级不怕老师的孩子已经是“问题孩子”了,因为他失去了正常孩子的心理。正常的孩子,都把老师的话当圣旨。

5.关于学习:这样的孩子,有的学习很好,有的学习不好。学习很好的可能表现出来很严重的想赢怕输的心态;学习不好的根本不主动学习,甚至连作业都不好好写。

 

我对这些“问题孩子”做了一个基本统计,他们有以下的一些共同点:

 

1.家长急功近利,早早让孩子学习很多“兴趣班”。

例如“珠心算”、“识字班”、“钢琴”等,而且对孩子要求高,学习的强度比较大。

 

2.曾经都是家长和周围人眼中的“小天才”。

多是以“你真棒”夸奖方式教育的孩子。

 

3.家里比较溺爱。

孩子生活中除了对学习、才艺要求高以外,在其它方面,家长对孩子没有过高要求,甚至生活包办,物质满足。

 

4.如果孩子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家长要么“不停地唠叨孩子”,要么“指责批评孩子”,要么“不厌其烦引导孩子按照自己思想和思路生活”,甚至有些还会“打孩子”。

 

5.家长关注学习!

 

我坚决反对:

1岁孩子学认字

2岁孩子学英语

3岁孩子学钢琴

4岁孩子学写字

5岁孩子珠心算

……

 

家长们,不要“急功近利”地“害孩子”了!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孩子可能“死在了终点线前”。

 

看看我们周围的孩子们,有多少“死在了终点线前”,这里的“死”,更多是“心死”和“人格的缺失”。

 

1.不主动写作业的孩子越来越多,甚至不写作业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可能“死”在了“责任心上”。

 

2.不守规则,让人讨厌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可能“死”在了“规则意识”上。

 

3.跳楼的孩子越来越多,当然比例不高,但逐年上升,他们“死”在了“学习特别好”上。

 

4.网瘾的孩子越来越多,这已经不是个案了,他们“死”在了“生活目标缺失”上。

 

5.早恋的孩子越来越多,过早性行为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死”在了“缺少真爱”上。

 

6.啃老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死”在从小到大的“不劳而获”上。

 

7.没有精神追求,没有人生目标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死”在了从小到大“物质满足过多”上。当然此类孩子还有一些非常有目标,就是以后“挣很多钱,当很大官”。

 

 ……

   

家长们,除了学习和才艺以外,你有没有认真、系统地在“责任心”、“规则意识”、“生活目标”、“真爱”、“道德品质”等方面给孩子报培训班呢?

 

家长们,你有没有在培养“有才无德”的孩子呢?有才无德”可以简称为“有才缺德”。看到“有才缺德”这四个字,让人“毛骨悚然”。

 

当我们的整个社会缺少道德底线的时候,那么道德的教育就落在了我们家长身上。

 

今天写这些文字有些沉重,因为整篇文章有很多“死”字,权当警醒我们的家长们了。

 

如果家长教育孩子不得当,后果非常严重,我们真的要警醒——“问题孩子”毕竟是少数,但每年增长的趋势惊人,我们的孩子沦为“问题孩子”的概率越来越大……

   

以上文字来源于看到学员FK的邮件。他的孩子二年级,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其实孩子没“问题”,是家长急功近利的教育造成孩子“问题”的严重。

 

因为孩子小,调整起来不难,我已经看到FK的进步和孩子的进步。

 

“家长只要从自身找问题”,“有耐心”,什么样的孩子都能越来越好,因为“没有不优秀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在通往优秀的道路上”,但如果不改变现有教育方式,不做系统并全面的调整,“问题孩子”最终真的沦落成“有问题的社会人”,那后果……


 

不要让孩子“死”在终点线前

正文

“极急”到“积极”

 | FK 


您念这个题目时,觉得难念吗?我觉得非常拗口!

可是,过去我就是这样做的,说了拗口话,做了别扭的事,却浑然不知,还自以为是,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坚韧,多么的负责任。

 

昨晚写完作业,翻看着这本范本作业,细细端详,联想着听过的课程,学过的知识点,看着正确的行为认知图,我知道过去我错了,错到了“极”点!错到自己错了,反而认为自己是对的,真的是太自以为是了。

 

现在,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自己错了,我要改,正在改,改的量尚未积累到变的程度,相信我能行,一定能做到,直到由改到变!

 

曾经我们“极”“急”


孩子呱呱落地了,我们父母祈福他身体健康,快乐成长!我们欣赏着他的一切,他的哭,他的笑,他呀呀的胡言乱语,他手语并用地张牙舞爪。

 

那时我们是合格的父母,我们相信孩子,我们相信他能健康、能快乐!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慢慢长大了,他懂了更多,会了更多。

 

按理说我们应更有信念,然而,事实是,我们的确更有“信念”了,我们变成自己欲望的实施者,我们的“信念”是我们的“欲望”,我们变得“极度”了。

 

在幼儿园我们让他学习识字,让他上珠心算,他哭他闹,我们置之不问,逼迫他、哄骗他、满足他各种不合理要求。总之,得学,在这个学习第一的社会,你怎能不学习好?你怎能不优秀?

 

我们做了什么?

将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欲望、自己的面子全部施加在孩子弱小的身上,各个方面都想“比”,觉得“别人能行,你就能行”。

我们不能容忍孩子不如别人,我们用自己孩子个体与群体孩子的每个优势比较,要求孩子各方面优秀。

 

结果他每个方面都不优秀了,他连最让我们父母骄傲的围棋也不下了。

 

作为父母,我们没有反思,却是着急,而且我们急的时候,忘记了原则,忘记了亲情(多么可怕!做父母的忘记了自己的孩子要爱护,做丈夫的忘记了妻子要开心,做妻子的忘记了丈夫要尊重,做儿女的忘记了父母要赡养),忘记了一切。

 

我们越是急,现实离目标(我们定的目标极端的高,遥不可及)越是远。

 

我们陷入了怪圈,越急越远,越远越急,周而复始,就像老鼠在一个笼子里跑圈,眼看着目标,就是跑不到,于是埋怨、憎恨、猜忌、谩骂。

 

我们忘记了自己是何许人,我们觉得自己是圣人,却受到了极不公正的评价,我们周围人都不识好人心!

 

实际上是我们急功近利,却不以为然!


现在我们“积极”


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我们开始改。

 

一、调夫妻关系。

 

以前我们夫妻各持己见,都觉得对方做得不好。

学习后,检讨自己,真的是太自我了。

总强调自己怎么正确,怎么辛苦,做事先从自己开始想,不去换位思考,相互埋怨,都自以为是,结果发生争执很多,常常是争吵几句后就变成了话不投机三句多,沉默不语,给孩子可乘之机。

孩子用撒娇、说好听话等方式在我们之间“游泳”,就像穿越峡谷,无拘无束,因为没人管他了。以前不能做的,不能要的,现在都可能了,以至于他希望我们吵架。

 

 

现在我们学习后,首先能做到的是我们一致。

这种传统的打破,让孩子很不适应,以至于有一天,他撅着嘴告诉我:“妈妈真坏,现在不管干啥啥的,都是和爸爸一样”。

看着他怒不可遏的样子,我心里别提有多美!我心里暗自高兴得说:“孩子,你的反应,说明我们进步了。”

 

二、我们不“急”了,我们能静了。

现在在家,孩子依据惯性仍然在继续“作”,模式没变,方法没变,他可以胡搅蛮缠,他可以不做作业,不做应该做的事。

 

他用他的方法激怒我们,目前我们还不够智慧,有许多问题还不能解决。然而,我们首先能做到不怒、不急,我们时常还会自我检讨,我们还为自己的错误道歉!

 

最近,孩子有时会主动做些事,最重要的是,他和以前比,不再是动不动就怒不可遏了。

他有时会刚刚发怒,就很快停止了,过一会还会走到我们面前,不自然地低声说“对不起!”


我们积极了。积极地学习、温习、思考,积极地改。即使在改的过程中还常常改不好,改不对,不过没关系,只要我们能坚持改,坚持静,相信一定能做到“静能生慧”!

 

写到这里,一种由衷的感谢之情从心底升起。

 

感谢郑委老师,感谢郑委老师的工作团队!

感谢你们所做的一切,你们默默地、辛苦地工作。学习班,你们劈头盖脸的批评;你们模拟孩子的对白;你们用心良苦设计游戏;你们利用课间时间看我们的反映资料;晚上与我们的谈心,听我们自以为是的控诉,解开我们的心结,鼓励我们走上正确的路!(郑委老师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