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分类: 课程与课堂 |
板块五:作业改本模式
序号 |
项目 |
基本管理要求 |
21 |
作业批改管理 |
一、基本模式。 1.数量质量要求。每个学科、每次课时作业均需全批全改,均需逐题批改,有对错标识,有等级评价(分别为A+、A、B+、B、C+、C)。 2.批改时间要求。每个学科、每次课时作业均需及时批改,第二次(第二天)新课上课前必须改完上一次课的课时作业。 3.批改主体要求。每个学科、每一次课时作业均需教师亲自批改,不得安排学生代改。说明:半月考和学月考等大型考试实施手阅和机阅并行模式。 |
二、管理要求。 1.没有全批全改或没有对错标识或没有等级评价的,每次扣任课教师50元。 2.没有按要求及时批改的,每次扣任课教师50元。 3.由学生代改的,每次扣任课教师100元。 |
||
22 |
作文批阅管理 |
一、基本模式。 1.坚持小作文制度,每次作文40分钟(与高考作文并轨),每期不少于10次,必须全批全改。 2.坚持小作文课程制度,即在语文或英语课内安排学生小作文,由学科组统筹设计。 |
二、管理办法。 1.没有全批全改或没有等级评价(赋分)的,每次扣任课教师50元。 2.没有按要求及时批改的,每次扣任课教师50元。 3.由学生代改的,每次扣任课教师100元。 |
板块六:积累纠错模式
序号 |
项目 |
基本管理要求 |
23 |
好题建库管理 |
一、基本模式。 1.好题建库学科。理科类:数、理、化、生四大学科;文科类:数、政、史、地四大学科,每周一次好题建库。 2.建库数量要求。理科类、文科类四大学科,每周每科不少于10道。 3.建库质量要求。用好《好题本》建库试题一定是对应当周涉及的高考权重大的经典好题或易错易混问题,原则上从课时作业、周考考试、学月考试中产生。 |
二、管理要求。 1.学习小组验查。原则上以学习小组验查为主,以科任教师和班主任抽查为辅。小组验查纳入班级小组评价管理。 2.建库评价管理。每周由班委会进行好题建库评价,当周主题班会课公布小组建库等级。 3.级部抽查管理。年级工作部每周落实分段抽查工作,每月实施最优建库和最差建库积累公示,作为评价班级的一个量标之一。 |
||
24 |
阅读建库管理 |
一、基本模式。 1.建库基本要求。仅涉及语文学科,每周积累量不少于3页语言库篇幅。 2.建库质量要求。用好《语言库》落实名言警句、优美短语、经典文摘的积累。 |
二、管理要求。 1.学习小组验查。原则上以学习小组验查为主,以科任教师和班主任抽查为辅。小组验查纳入班级小组评价管理。 2.建库评价管理。每周由班委会进行好题建库评价,当周主题班会课公布小组建库等级。 3.级部抽查管理。年级工作部每周落实分段抽查工作,每月实施最优建库和最差建库积累公示,作为评价班级的一个量标之一。 |
板块七:英才培优模式
序号 |
项目 |
基本管理要求 |
25 |
竞赛管理 |
一、基本模式。 1.竞赛设计定位。竞赛两大功能:二是竞赛高水平获奖,为清北服务,一是竞赛为自招服务。 2.竞赛的学科设计定位。定位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五大学科。 3.班级设置:高一上学期三个竞赛班,高一下学期原则上一个竞赛班。 4.时间设置:高一:周末+13节课时,高二:周末+16节课时。 5.在缴费管理上,以学生自费为主,学校补贴为辅。 6.加强培训过程化管理。学部、年级、竞赛部、竞赛教练四位一体。一是管好学生,坚持竞赛学生五认真管理;二是管好教练,坚持竞赛教练五认真管理。 7.校外培训或外请教练培训:由学科竞赛主教练申请、英才部主任审批。 |
二、管理要求。 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模式(自学、教练拓展、学生交流、检测、反思)、定管理、定评价。 |
||
26 |
自招管理 |
一、基本模式。 1.自招设计定位。为清北自主招生服务。 2.自招的学科设计。定位于数学、物理,其他学科高三可以增加。 3.班级设置:从高一开始设自招虚拟班级。 4.时间设置:每周数学、物理各4个课时。 5.在缴费管理上,以学生自费为主,以生养师,爱尖子费用根据自招通过情况分期付费,校内老师过程管理和结果给报酬。 6.与爱尖子合作,上课教师由爱尖子负责,实施直播上课,各年级数学、物理安排一位竞赛教练全程管理。 7.课堂模式:教师拓展、小组讨论、老师答疑、学生训练。 8.作业批改:爱尖子老师与本校老师双阅,第二天出成绩。 |
二、管理要求。 1.年级英才部主任负责选学生,并全面参与管理。 2.英才部负责安排教师,实施过程管理、结果评价。 |
||
27 |
培优提升管理 |
一、基本模式。 1.全面深度落实课内提升。A、全面设计拓展内容(含题类):清北班在期初就设计拓展模块和加深板块,制定单列方案清单,具体操作时,要么在具体课时中镶嵌式补充安排,要么单列课时安排(适当压缩基础课时);B、坚持课堂拓展为主:课堂永远是主阵地,课堂提升不到位课外补偿是很难的,课堂拓展包括单节课堂的局部拓展即在重基础的前提下予以拓展延伸,也包括单列计划增补课时整体拓展即拓展和加深相应专题,确保学科能力的提升;C、严格控制拓展效度:课内拓展项目应作为年级工作部的核心项目,需要标准化研究、精细化设计、精准化实施,切忌不予拓展或拓展过度的极端现象。 2.特优生对象:年级理科前60名,文科前10名; 3.对特优生实行学科导师承包制。 |
二、管理要求。 1.由清北任课教师团队确定特优生对象及类别,年级工作部审核。 2.班级落实特优生过程个辅管理,年级工作部考核。 3.特优生实施分类分学科分数保底达标考核管理。 |
||
28 |
目标生个辅管理 |
一、基本模式。 1.课前,重点研究分析目标生。 2.课中,重点针对关注目标生。 3.课后,定学生、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评价。 4.全程激励。 |
二、管理要求。 1.由各班级根据学生综合情况,划分各类目标生,分解到任课教师,实行导师制,年级工作部审核名单。 2.月考对班级各类目标单独分析。 |
板块八:质量控制模式
序号 |
项目 |
基本管理要求 |
29 |
质量分析大会 |
一、基本模式。 1.质量分析组织形式。每月一次年级质量分析会,由年级主任主持;每次会议不超过60分钟。 2.质量分析质量要求。质量分析会议包括质量常规总结(按照一体化同步性教学管理要求点评,班单元、质量组、实名制)、质量对抗分析(班单元、质量组、目标达成情况、成因分析、实名制)、质量对抗评价(单周对抗赛、半月分层考、学月统一考,等级制或者赋分制)、阶段激励表彰(由级段、年级自主确定方式)、后期管理提示(技术、管理的改进和升级要求)等。 |
二、管理要求。 1.会议准备管理。年级主任必须充分备会,包括成绩数据、常规总结、激励表彰、教学培训等,文本化、课件化。否则,因会议散打、数据不实和评价不公导致会议无效、低效或失败,导致教师质疑,扣年级主任每次100元。 2.会议质量管理。严格按照质量分析程序进行,环环高效率,让质量分析会成为教师最关注、最关心、最重视的专业会。秩序混乱或流程混乱或对质量分析含糊其词、模凌两可者均视为管理事故,每次扣减管理津贴100元。 |
||
30 |
班科联系会议 |
一、基本模式。 1.班科教师会议组织形式。高一、高二半月一次,高三每周一次班科教师会,每次40分钟,由班主任主持,由年级工作部负责班级之间的全面统筹。 2.班科教师会议质量要求。班科教师会前必须呈现班级学生发展总表(月考成绩)、目标学生分析表、问题学科分析表等基本素材,不说空话,限时分析,问题学科查找自身原因,确保班科教师会的针对性。 |
二、管理要求。 1.会议过程管理。会议组织图应付,不按流程进行,有意回避核心重要环节的,记为管理事故,扣班主任每次100元。 2.参会态度管理。对个体质量剖析中含糊其词、模凌两可的问题教师要单独教育,对拒不参加恳谈会的教师,每次扣减教研津贴100元。 |
||
31 |
质量恳谈会议 |
一、基本模式。 1.会议组织形式。半月一次问题班级、班科教师恳谈会,每次40分钟,由年级工作部负责统筹。讲数据、讲事实、讲业绩、讲正气、讲政治、讲风纪。 2.会议程序要求。问题恳谈会原则上按照“个人查找问题+集体诊断分析+人人承诺表态”的模式进行。 |
二、管理要求。 1.会议过程管理。会议组织图应付,不按流程进行,有意回避核心重要环节的,记为管理事故,扣管理当事人每次100元。 2.恳谈态度管理。对质量剖析中含糊其词、模凌两可的问题教师要单独教育,对拒不参加恳谈会的教师,每次扣减教研津贴100元。 |
板块九:课程结构
序号 |
项目 |
基本管理要求 |
32 |
课程管理 |
一、基本模式。 1.基础课程:强调学宽、学活,夯实基础,发展能力,激活思维。 2.高阶课程:分人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每个学生至少选2项(人文必选),第一学期2项,其余学期选一项。 3.研究型课程:一年一个研究课题,并以论文、文章等形式展现成果。 4.社团活动型课程:实验探究类、科学实践类(创造发明、智能机器人)、人文学术类、社会体验类,每人至少参加一项。 |
二、管理办法。 1.课程与质量中心规划各年级各类课程,并组织团队编写课程内容及标准。 2.年级工作部具体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