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分类: 课程与课堂 |
东辰高中教学、德育、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教学载体编制
序号 |
项目 |
基本管理要求 |
2 |
课时学案编制 |
一、编写要求。 1.学案数量要求。周学案个数等于周学科正课节数,即一节正课对应一个学案,坚决杜绝一个学案上多节或多个学案上一节的无计划现象。 2.学案内容要求。严格按照期初学部审定且细分的课程课时内容编写,每节教学内容不得随意缩减,也不得随意扩大。 3.编制质量要求。严格按照三个板块编写即【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研学流程】,其中,【研学流程】板块下设【学】、【交】、【导】、【用】、【悟】五个环节。【学】即结合教材的自学提纲,要简明扼要,有提示性、引导性和逻辑性,确保学生能够在5分钟时间内充分自学并完成自学板块的问题串(填空式);【交】即学生分小组站立交流讨论,交流的话题2--3个,一定要是真话题、真问题,在学案制作的专栏中体现出来,不让学生盲交流、乱交流,确保2--3分钟基本达成交流碰撞;【导】即教师主导点拨,该环节不在学案中具体体现,可统一描述为“教师主导、点拨、梳理、讲解(略)”,教师的主导在课件当中予以体现,导的时间约7分钟,同层导法统一;【用】即知识应用,“用”的编写也即典型例题、例题变式、例题拓展等,要求编写时问题与问题之间不留空白,学生课堂记录在第二版内完成,“用”的环节课堂耗时约20--25分钟;【悟】每节课最后3分钟用于学生总结、提升、记忆。 4.学案版幅要求。每个学案按八开两版设计,一版为正文部分,任何学科任何学案均不得超出,另一版为空白部分留作学生做课堂笔记。 5.学案排版要求。每个学科、每个学案必须字体统一、字号统一、行间统一、排版美观、重点部分用黑体字提示等。学案文本中必须有编制人、使用时间。 6.学案编写流程。A、确定主笔,学案主笔由质量组长负责安排,原则上一人主笔(其他人辅笔),一编到底;B、形成初案,主笔人提前一天将初稿传送给质量组长,组长修订后出初稿;C、集体定稿,教研时间集体审定,质量组长现场定稿;D、排版付印,由编写者负责对审定的电子文本和全面付印。 |
二、管理要求。 1.一课一案编制制。违反一课一学案对应编制规则,出现一个学案讲多堂现象或者多个学案讲一节课的行为,每次扣质量组长津贴100元,扣每个组员教研津贴每次50元(捆绑、共同担责)。 2.编制模板格式化。违反三个板块、四个环节的编制格式和排版精细化要求的,每出现学案扣组长津贴100元,扣每个组员教研津贴50元(捆绑、共同担责)。 3.编制质量总控制。经过学科专委会会审,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研学流程(学交导用)质量低下的,每个问题学案酌情扣组长津贴50元--100元,扣每个组员教研津贴30元--50元(捆绑、共同担责)。 |
||
3 |
课时课件制作 |
一、制作要求。 1.课件数量要求。一个课时配备一个学案和一个课件,完全对应。 2.格式质量要求。原则上按后述格式版面推进,即第一版为课题名称(课题呈现即当堂课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与学案内容完全一致;第二版为【学】即自学提示(学),与学案内容完全一致;第三版为【交】即交流提纲(交),与学案内容完全一致;第四版为【导】即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辩论的基础上,教师予以统一矫正的完整内容包括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的内涵外延和注意事项等,此项在学案上省略,但在课件上必须详细,可以不止一张PPT;接下来安排【练】即问题探究也即典例呈现,把经典例题和变式拓展在学案中充分体现出来,版数不限。最后安排【悟】的环节即本课小结。做到人人可用,人人必用。 3.课件排版要求。字体、字号、颜色、排版美观大方,让每一个教师乐于使用,给每一个学生享受课件之美。 |
二、管理要求。 1.一课一案制作制。违反一课一课件编制规则,出现一个课件讲多堂现象或者多个课件讲一节课的行为,每次扣质量组长津贴100元,扣每个组员教研津贴每次50元(捆绑、共同担责)。 2.制作模板格式化。违反上述格式质量要求的,每出现一个问题课件扣组长津贴100元,扣每个组员教研津贴50元(捆绑、共同担责)。 3.制作质量总控制。经过学科专委会会审,对课件制作质量低下的,每个问题学案酌情扣组长津贴50元--100元,扣每个组员教研津贴30元--50元(捆绑、共同担责)。 |
||
4 |
课时作业编制 |
一、编写要求。 1.作业数量要求。课时作业数量不多于学科自习。 2.作业题类要求。每个课时作业均要设计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以选择填空为主,严格控制大题个数。 3.作业题量要求。原则上按以下数量要求,根据学科特点和内容特点可作优化调整:数理课时作业设计18道(按题型分:选择10个、填空题6个、解答题2个,按关联分:滚动部分占6个、同步训练占12个),生化课时作业设计25道(按题型分:选择10个、填空12个、大题3个,按关联分:滚动部分占8个、同步训练占17个),政史地课时作业设计20道(按题型分:选择8个、填空10个、大题2个,按关联分:滚动部分6个、同步训练占14个)、双语学科可单列模板但需统一(报学部同意)。 4.作业质量要求。A、讲求绝对的同步性,课时作业与正课知识相同、题类相同、难度相同,以变式训练、题组训练为主,确保及时巩固、熟能生巧、得心应手;B、用40分钟90%以上学生能全面完成的标准来控制课时作业命制,两个杜绝:一是杜绝题量过大或难度过大或计算量过大大量学生完不成,二是杜绝作业量偏少大量学生快速完成后没事做。 5.作业版面要求。按照八开四版双面设计(数理两科可用八开两版设计),要求字体统一、字号统一、行间统一、排版美观,有使用时间,有具体命题人等。每次课时作业第一个板块均设计为滚动训练(前面2--3次已做课时作业的重点、易错易混点),第二版块设计为同步训练,在板面上予以注明。 6.作业编制流程。A、确定主笔,组长负责安排,每次作业一人主笔(人人辅笔),一编到底,由组长负责安排;B、形成初案,主备人提前一天将课时作业电子文本传至质量组长,质量组长修改后出台初稿用于集体备题;C、集体定稿,教研时间集体审定,逐题审定,组长现场定稿,文本中有编制人、有使用时间;D、排版付印,由编写者根据会审情况落实定稿并负责电子文本和全面付印。 |
二、管理要求。 1.一课一练制作制。违反一课一练编制,出现一课多练或多课一练(双语除外)的,每次扣质量组长津贴100元,扣每个组员教研津贴每次50元(捆绑、共同担责)。 2.同步作业管理制。除滚动部分外,必须按照课堂教学内容同步、题型题类同步、重点难点同步,出现20%以上不能完成作业者,每次扣组长津贴100元,扣每个组员教研津贴50元(捆绑)。 3.制作质量总控制。经过学科专委会会审,对试题质量低下的,每个问题作业酌情扣组长津贴50元--100元,扣每个组员教研津贴30元--50元(捆绑、共同担责)。 |
||
5 |
双语背记清单 |
一、编写要求。 1.清单数量要求。每周双语各3个早读清单,每个按30分钟牢固记忆设计。 2.清单进度要求。必须是当周内容与相关内容,必须按当周上课进度编写。 3.清单内容要求。课文必须记忆的内容、考试必须默写的内容、关联社会时政的内容(紧扣当周课文内容)等。 4.清单长度要求。每个清单按八开双面四版设计,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 5.清单排版要求。字体统一、字号统一、行间统一、排版美观,重点部分用黑体提示。文本中必须有编制人、有使用时间。 6.清单编写流程。A、会前初备,一人主笔,一人辅助,一编到底,组长负责分工安排;B、会前初稿,主备人必须提前一天将清单文本传至质量组长,组长初审修改后下发到组员;C、会中定稿,教研时间集体审定,组长主持,现场定稿,D、会后付印,按集体审定定稿,最后由编写者完善后负责电子文本和全面付印。两个杜绝:一是杜绝记忆量过大或记忆难度过大大量学生规定时间记不住,二是杜绝内容偏少大量学生快速记忆后没事做。 |
二、管理要求。 1.同步清单管理制。对记忆内容不同步、记忆量太大记不了或记忆量太小没事做的清单(学情调查),视其情节,每次扣组长津贴100元,扣每个组员教研津贴50元(捆绑)。注意:此项系高危项目,系严审项目。 2.制作质量总控制。经过学科专委会会审,对双语清单制作质量低下的,每个问题作业酌情扣组长津贴50元--100元,扣组员教研津贴30元--50元(捆绑、共同担责)。 |
||
6 |
综合背记清单 |
一、编写要求。涉及学科:理科的生化,文科的政史地。 1.清单数量要求。每周每科各1个记忆清单,每个按40分钟牢固记忆设计。 2.清单进度要求。必须是当周内容与相关内容,必须按当周上课进度编写。 3.清单内容要求。课本必须记忆的内容、考试必须默写的内容(含实验条件、实验结果等)、关联社会时政的内容(紧扣当周课文内容)等。 4.清单长度要求。每个清单按八开双面四版设计,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 5.清单排版要求。字体统一、字号统一、行间统一、排版美观,重点部分用黑体提示。文本中必须有编制人、有使用时间。 6.清单编写流程。A、会前初备,一人主笔,一人辅助,一编到底,组长负责分工安排;B、会前初稿,主备人必须提前一天将清单文本传至质量组长,组长初审修改后下发到组员;C、会中定稿,教研时间集体审定,组长主持,现场定稿,D、会后付印,按集体审定定稿,最后由编写者完善后负责电子文本和全面付印。两个杜绝:一是杜绝记忆量过大或记忆难度过大大量学生规定时间记不住,二是杜绝内容偏少大量学生快速记忆后没事做。 |
二、管理要求。 1.同步清单管理制。对记忆内容不同步、记忆量太大记不了或记忆量太小没事做的清单(学情调查),视其情节,每次扣组长津贴100元,扣组员教研津贴50元(捆绑)。注意:此项系高危项目,系严审项目。 2.制作质量总控制。经过学科专委会会审,对综合清单制作质量低下的,每个问题作业酌情扣组长津贴50元--100元,扣每个组员教研津贴30元--50元(捆绑、共同担责)。 |
||
7 |
载体档案管理 |
一、存档要求。 1.载体文本归档项目。学部统一保存的教学载体包括:课时学案、课时课件、课时作业、课时清单(双语学科、综合学科)、对抗赛试卷、半月考试卷、学月考试卷、期末复习卷等。 2.载体上传时间要求。课时学案、课时课件、课时作业、课时清单(双语学科、综合学科)等每周上传一次,并于当周周六上午12:00前由质量组上传至学科与教师发展中心管理人员;学月考试卷、期末复习卷等每月上传检查后存档。 3.载体档案专人管理。学科与教师发展中心管理人员负责管理载体档案,用超大硬盘分类储存,载体管理员与学校签订安全保密协议,若岗位变动,载体必须移交。 4.借用管理严格把关。下个年级借用时,由学部校长统一发出指令,由级部主任安排实施。 |
二、管理要求。 1.完整上传教学载体。上述所有教学载体均必须上传,不得遗漏,课时学案、课时课件、课时作业、课时清单(双语学科、综合学科)等每周考核,不全面上传者,缺一项扣质量组长津贴200元,缺一个扣质量组长津贴50元。 2.定时上传教学载体。当周周六12:00前未能及时上传当周教学载体的,每次扣质量组长50元。 3.严格保管教学载体。学科与教师发展中心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纪律,未经过学部校长允许,私自外传教学载体文本的,视其情节实施经济处罚500--10000元、诫勉恳谈黄线交流、调岗减薪或待岗反思,情节特别严重的实施解聘或移送公安机关进入司法程序等处理。 |
板块二:集体三备模式
序号 |
项目 |
基本管理要求 |
8 |
集体备课管理 |
一、基本要求。 1.全员全程集体备课。即包括任课领导在内的所有任课教师均必须全程定时定点参加质量组组织的集体备课。 2.六定管理集体备课。A、定时间,每天一节备课时间(40分钟);B、定地点,规定时间在规定地点备课;C、定课题,一课一主题,一课一备,非本课题以外的内容不纳入集体备课;D、定环节,每次备课重点落实四个环节即学生自学(学)、互动交流(交)、教师导学(导)、知识应用(用)的统一定稿,环环推进;E、定发言,由组长安排对四个环节进行实效交流,组长现场定稿;F、定考核,每次备课质量组长对任课教师备课奉献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3.会前初备管理制度。A、主备人会前主备,主备人由组长安排,主备人必须用学案方式呈现初稿并在头一天纸质文本先发送至组长;B、会前人人初备,根据课时进度,每个科任教师严格按照学、交、导、练、悟五个环节在备课本上完成初备;C、会前由组长根据主备人上传的初稿进行初次修订后下发到每一个教师;D、会前坚持“1+N”载体呈现方式即主备人的初稿(学案)和每个教师在备课本上的初稿。 4.严格会中定稿流程。A、由质量组长负责导入本节备课主题;B、“学”的定稿(实际课堂约5分钟),组长安排主备人发言后,点名安排个性发言,个性发言后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辩论,重点突出自学提纲包括课本知识生成、公式定律解读、易错易混辨析,统一解读知识项目和解读方式,最后组长定稿;C、“交”的定稿(实际课堂约3分钟),组长安排主备人发言后,点名安排个性发言,个性发言后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辩论,重点突出需要交流的核心话题2--3个,最后组长定稿;D、“导”的定稿(实际课堂约7分钟),组长安排主备人发言后,点名安排个性发言,个性发言后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辩论,重点突出概念、公式、定律等知识的准确表述,明确概念、公式、定律的内涵与外延,明确要给学生讲清的注意事项特别是易混易错排除,确定标准化的统一讲法,最后由组长定稿;E、“练”的定稿,组长安排主备人发言后,点名安排个性发言,个性发言后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辩论,重点突出试题精选研究(定稿前可隆重改动)、试题拓展研究(定稿前可隆重改动)、试题分析与具体讲法,最后由组长定稿;F、两大定稿,一是学案定稿(组长定稿再安排主备人制作),二是课件定稿(组长定稿再安排主备人制作),两稿必须现场敲定不留在会后。 |
二、管理要求。 1.集体备课流程管理。每节次备课必须全面落实学、交、导、悟四个环节的主备人发言、点名个性发言、相互交流讨论、组长现场定稿,未按流程进行扣组长100元。 2.集体备课风纪管理。A、要求按时到场不迟到,下课离场不早退,否则,旷会一次扣当事人100元,早退一次扣当事人50元,迟到一次扣当事人50元;B、集体备课时间谈论与会无关的任何事情或会议秩序混乱,扣组长津贴100元,扣组员教研津贴50元(捆绑);C、不配合不支持闹情绪的视其情节实施扣减教研津贴、领导约谈、黄线警示、红线管理(停课、待岗)等处理。 |
||
9 |
集体备题管理 |
一、基本要求。 1.全员全程集体备题。即包括任课领导在内的所有任课教师均必须全程定时定点参加质量组组织的集体备题。 2.六定管理集体备题。A、定时间,每天一节备题时间(40分钟);B、定地点,规定时间在规定地点备题;C、定内容,定训练题内容;D、定环节,每次备题重点落实五个方面即总题量(试题个数)、总题型(三大类型)、总难度(包括整体难度、局部难度、计算难度)、同步性(当堂训练内容与正课内容同步)、滚动性(前面2-3次训练中的易错易混问题);E、定发言,由组长安排对五个方面进行实效交流,现场组长定稿;F、定考核,每次备课质量组长对任课教师备题奉献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3.会前初备管理制度。A、主备人会前主备,主备人由组长安排,主备人必须用课时作业方式呈现初稿并在头一天纸质文本先发送至组长;B、会前人人初备,由组长将学校资源网和现成资料分解到每一个教师,初选试题后上传至主备人;C、会前由组长根据主备人上传的课时作业初稿进行初次修订后下发到每一个教师。 4.严格会中定稿流程。A、由质量组长负责导入本节备题主题;B、组长安排主备人发言后,点名安排个性发言,个性发言后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辩论,重点突出同步拓展研究(定稿前可隆重改动)、滚动回归研究和经典试题的具体做法,最后由组长现场定稿;C、由主备人根据定稿方案完善课时作业编排并付印。 |
二、管理要求。 1.集体备题流程管理。每节次备题必须全面落实主备人发言、点名个性发言、相互交流讨论、组长现场定稿,未按流程进行扣组长100元。 2.集体备题风纪管理。A、要求按时到场不迟到,下课离场不早退,否则,旷会一次扣当事人100元,早退一次扣当事人50元,迟到一次扣当事人50元;B、集体备题时间谈论与会无关的任何事情或会议秩序混乱,扣组长津贴100元,扣每个组员教研津贴50元(捆绑);C、不配合不支持闹情绪的视其情节实施扣减教研津贴、领导约谈、黄线警示、红线管理(停课、待岗)等处理。 |
||
10 |
集体备考管理 |
一、基本模式。 1.高考信息深度研究。A、在集体研备的基础上,由学科大组编制高考信息法宝包括考点变化、题型变化、立意变化、应用变化等,供每个年级该学科教师使用;B、信息法宝每期一次,由学科与教师发展中心统筹,年级部实施,学科组质量组具体落实。 2.高考考点深度研究。A、在集体研备的基础上,由学科大组编制高考考点分值双向细目表,供每个年级该学科教师使用;B、在集体研备的基础上,由质量组编制学期考点分值双向细目表,供涉及年级该学科教师使用;C、考点深度研究每期一次,由教发部统筹,年级部实施,学科组质量组具体落实。 3.高考试题深度研究。A、举行试题编制大赛,毕业年级编制高考模拟题,非毕业年级编制统考模拟题,大赛由教师发展部组织,所有教师参赛(不分年龄);B、举行学科专业考试,毕业年级、非毕业年级同一学科教师考题相同,核心取向为高考题、高考模拟题;C、试题编制和专业考试结果纳入业绩管理和教师人事管理。 |
二、管理要求。 1.部门问责制。集体备考系列由学科与教师发展中心负责,未组织或组织不严谨,每项扣中心主任100--200元。 2.年级工作部管理责任制。年级工作级部管理不力,每项年级主任100元;质量组管理不力,每项扣质量组长100元。
3.教师备考常态化。对信息法宝、考点研究和试题研究不达标者(态度消极、考分落后等)实施黄线警示与红线叫停管理(人事管理)等。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