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源来自等级化
(2014-06-30 16:27:33)
标签:
教育问题根源等级化 |
分类: 呐喊.建议 |
学习成绩决定一切的现实。幼儿园成绩不好,就上不了重点小学,上不了重点小学,上不了重点中学,上不了重点中学,就上不了重点大学,上不了重点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这辈子就完啦!找不到好工作就找不到好对像,找不到好对像,就没有一个好家庭,没有一个好家庭就不能生一个好孩子,不能生一个好孩子,子子孙孙都完了!
中国教育形成如下等式:“高分=上好学校=找好工作=找好对象=成功”。
高等教育严重等级化。按目前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包括国家投入、政策扶持、招生规定等),高校大致被分为985、211、一般公办本科、民办院校、独立院校、公办高职高专、民办高职高专等层次,学校在招生录取时被分别列为一本、二本、三本、高职高专批次,这给受教育者和整个社会传递的信息是,学校是被分为三六九等的,要成才就必须考上最高层次的高校。
中小学幼儿园等级化。超级中学、重点高中、重点初中、重点小学、名幼儿园。规范化、示范校、标准化,等等。给学校评定等级,产生了消极影响:一是助长了优等级学校多收费,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先,导致学校教学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二是给上差等级学校的学生幼小心灵造成创伤,造成升学秩序混乱,造成教育不公平进一步加剧。
中国教育干的多是“锦上添花”的事,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事,“嫌贫爱富”的资源配置倾向(好校长、好教师、好学生、好政策),怎能让教育走出不均衡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