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教师是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对教师评价的方法、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评价的内容、方式、侧重点也在发生变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评教成为评价教师的一部分,对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有重要作用,受到大多数学校的重视。
一、学生评教的优点
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校管理者要以获得科任教师在教学中的材料。具体表现在:
1、能反映科任教师是否敬业爱岗。学生可以从科任教师授课流畅、逻辑严密程度中,感受出教师是不是认真钻研教材、备课了;学生可以从科任教师的言谈举止中,感觉出教师是不是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学生还可以从教师批改作业的及时、认真程度上,感觉出教师是不是对工作敷衍了事等等,这些是其他评价方法不可替代的。
2、能反映科任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否高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人民教师的较高要求。每位教师是否真正以此律已,学生评教可以体现出来。教师只有爱护、尊重、理解学生,学生才感到教师可敬可爱,铭记教师的教诲,形成良好习惯,教育才收到良好效果。这样的教师深受学生喜欢,学生对其评价较高。反之,对学生冷嘲热讽的教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日久远之,对其评价一般。
3、能反映科任教师授课水平的高低。教师授课水平的高低,不在于自己的自诩,学生(特别是初中高年级学生、高中学生)最有发言权,是最好的评判者。学生评价材料显示:教师授课时,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听懂,而且教师语言流畅、逻辑严密,那么这位教师的授课水平高。反之,大部分学生说听不懂,且觉得教师上课语无伦次,说话漏洞百出,那么这位教师是教学上的失败者,学生对其评价一般。
4、能反映科任教师管理学生、驾驭课堂能力的高低。教与学是一种双向双边活动,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教师在授课时,要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做到课堂“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与教师配合良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把教与学对立起来,只管教学,无视学生的做法,不管你授课水平多高,学生不积极配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前者教法灵活,受到学生好评;后者教法守旧、枯燥,学生评价一般。
5、能提高科任教师的积极性。学生评教有利于改变“教师教,学生被动接受”的做法,推动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有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师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6、学生评教增加了评教工作的透明度。学生评教是在学校主管领导的指导下,对教师评价的几个方面逐一进行评价,整个过程没有科任教师参与。学生是在轻松、自愿、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评价较为客观,学校可以获得科任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情况。
二、学生评教的不足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大部分同学是客观的、公正的,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1、学生评价教师受到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同年龄的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的不同,对教师评价的内容理解程度、理解的角度各不相同。比如:不少学生在评价时往往看的是教师的表面现象,而对教师内容的讲解和难点的突破等方面很难作出判断,因此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部分学生会出现偏差。
2、学生评教受到学生兴趣的影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故对各门科目的兴趣不同:有的喜欢语文,有的喜欢数学,有的喜欢外语……或者是科目中的几科。受兴趣、爱好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会出现偏差: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教师评价较好;对不感兴趣的科目教师评价较低。
3、学生评教受到传统的“主课”与“副课”的影响。目前的中考和高考科目的设置,不利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考试科目课时增加,非考试科目课时不足,受到冷落。因此,学生认为非考试科目可学可不学,上课不注意听讲,只要学好考试科目就行了。
4、某些学生存在“报复”心理,没有公正地评教。青少年时期是半幼稚、半懂事的时期,教师的做法不一定适合他们的心意,比如:受到教师的批评、成天被教师催着交作业等等。由于他们的心理感悟不够,认为教师故意和自己过不去,心里有埋怨气,借此机会给教师一个“报复”,对教师作出不切合实际的评价。
5、学生评教容易产生师、生之间的矛盾,影响教学。学生受上述因素的影响,不可否认或多或少对科任教师的评价带有某些感情色彩。特别是科任教师认为自己付出较大,而没有获得应有的评价时,觉得学生“不可理喻”,便产生消极态度。对认为自己好的班级恩爱有加,对自己评价一般的班级“横眉冷对”。果真如此,加剧师生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教学。
三、学生评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学生评教既有优点,又存在不足之处。学生评教的目的是:学校主管者掌握教师在课堂上的情况,帮助教师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的素质等等。要想达到此目的,学校主管者还须做:
1、学生评教分值应以平均分为准。既然学生评教中存在不客观的现象,学校在计算分时,应尽量减少不利因素影响,去掉几个(5个左右)最高分,去掉几个(5个左右)最低分,然后所得分即为学生评教分。
2、把学生评教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科任教师。学生评教后,学校有关部门应及时把学生评教情况汇总,及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法、管理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搞好教学。
3、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疏通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评教只是教师综合评价的一小部分,并不是唯一条件。学校领导要对心理压力过大或对学生评教不满的教师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统一认识,以免与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影响工作。让他们放下包袱,正确对待自己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及时调整自己,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同时,学校也应向全体学生解释,认真对待评教工作,要一分为二地评价科任教师,不可以教师的某点不足,把教师的优点给予全盘否定。通过学校的具体工作,避免师生之间的矛盾激化。
4、学生评教只能作为评价教师实绩的一个方面。学生评教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性、不能完全反映教师的水平。比如,可能由于教师言词过激,结果导致学生评价一般,但在期中、期末或中考、高考中,学生成绩优秀,这又证明了教师授课水平高。因此,不能把学生评教作为评价教师实绩的主要条件。
5、学校应不断完善教师评价方案。评价教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内容广泛。要准确评价教师,必须随着改革的深入,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方案:1)自评:教师自己评价自己的优点、缺点及完成工作情况等;2)教研组或年级组互评:组里每位教师通过互相听课或根据个人平常表现,对其他教师进行评价;3)学校评教小组评价:学校评教小组通过听课、平常观察等,对各科任教师进行评价,主要是对自评、互评进行复议,去伪存真;4)学生评教等。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位教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