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发展最均衡的威海为何重视“家校共育”
(2013-04-09 06:41:18)
标签:
教育均衡家庭教育育儿 |
分类: 家校共育 |
近年来,威海市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先后实施农村中小学规范化学校建设、食暖行、仪器更新、信息化建设“四大工程”,让农村学校的硬件“优”起来;启动学校建设统一投入、教育经费统一拨付、教师待遇统一标准、教职员工统一管理和师资力量统一调配的“五统一”工程,让农村学校的软件“硬”起来。如今,威海市在缩小城乡、校际间资源差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实践中,实施区域教育高位均衡,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
威海单独设市以来,高考成绩几乎连年列全省各市首位,义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为高中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教育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威海以“开门办教育”为抓手,大力开展家校共育活动,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一是家委会组织全覆盖。研究制定《家长委员会工作章程》《家长委员会工作计划》《学校、家委会联席会议制度》等,为家委会工作扎实推进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家长学校扎实有效。邀请全国“知心姐姐”巡讲团、山东省家庭教育专家等国家、省市家庭教育专家组织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举办各类家庭教育咨询、家庭教育论坛、教育沙龙、家长讲座等,接受并答复“家长信箱”各类信件,协助开展家访活动。三是家校沟通全面开展。制订了《教育系统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对学生家庭进行了一对一家访交流,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家校活动多元特色。成立各类“家长义工进课堂”“家长义工护卫队”“家长义工驻校监督员”“家长义工清雪队”等“家长义工”项目达十余种。积极开展校园网站、班级博客、短信平台等现代化家校沟通手段,充分发挥家委会参与、监督学校管理的作用。
“家庭,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第一场所;家长,是子女成长与发展的第一任教师。”校长们把家庭教育视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不可缺失的环节。但由于众多家长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非专业性,导致其家庭教育存在与学校教育的巨大落差。对此,学校审时度势,将家庭教育纳入到学校创新工作之中,启动了“家校合作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研究”。
随着社会发展,只重视学校教育已经无法实现教育的高效优质,只有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实现三位一体融合,才能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