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改十年后中美教育差距依然很大

(2013-01-31 06:18:33)
标签:

以人为本

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

教育

分类: 课程与课堂

    本次课程改革的理念看上去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几乎没有什么差距了,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差距依然很大,常态课和公开课差距很大,即使公开课也有很大差距,有些做法很假,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理解本身就不到位,二是从骨子里也没想那样去做,因此,有的课像是在演戏,让人看后哭笑不得。

美国的教育是以受教育者为本的,即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师讲课好坏是以学生听讲的效果来判断的,教学内容则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中国的教育是以教育者为本的,即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课的好坏是以同行听课的效果来判断的。美国的教师都很关注教育研究的各种成果,他们把这些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学方法直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因而每个普通的美国教师都有着整套的教学思想、明确的教学目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尽管中国教师的业务水平都不低,但了解教育理论流派、懂得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师就不多了,而把新的教育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的教师则更是少而又少。

    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是一种自然现象,有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和别人一样好,只是需要比别人更长一些的时间。在美国,小学班级也是不固定的,各年级有面向全体学生的跳级制和降级制,包括允许单科跳、降级。即使在一个班里,已经听懂课的学生允许看别的书,甚至出去玩,各种管理都服务于科学、有效的教学实际,以适应个体的差异。中国的大多数学校无视个体差异的存在,统一编班,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事事用一个尺码的鞋让所有的学生去穿,其结果必然是,有的人要削足适履,有的人要小脚登大鞋。目前,中国学校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对立,反映出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个人合法权益的漠视,对个人自然的人性心理现象的强制性压抑。在学校统一的尺度下,学生被剥夺了合理、有效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同时,对知识的好奇心、新奇感、自发的学习动力都会荡然无存。九年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其间的含义不仅仅是每个适龄的孩子都有上学受教育的权利,而且还有接受适合自己能力的教学进度的权利。

    在美国,老师和学生是朋友式的平等关系,美国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判断能力和反向思维方式,并鼓励学生不盲从书本和老师。有个华裔女孩在美国上小学,有一次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找出老师今天讲课的重要特点,这个女孩写了三条优点,结果得了个不及格,而另一个同学给老师挑了两个毛病,却得了全班最高分。在中国,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既不是朋友,也不平等,有上下级的成分,也像家长与孩子,教师的主导地位实质上是主宰地位。老师即便是讲错了,学生也不敢指出来,指出来老师也不当众承认,有的甚至还要给小鞋穿。

    美西方的孩子从小接受的是一种平等意识,而中国的孩子从小就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意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