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是件苦差事

(2013-01-31 05:27:07)
标签:

学习态度

刻苦勤奋

教育

分类: 学习方法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说:现实的中国教育,不要过分强调教育应该是轻松或者应该是快乐的。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轻松而快乐的,应该是寓教于乐,但是现在恐怕还很难做到。我们在教育当中应该告诉孩子,你接受教育的时候是需要勤奋的,是需要付出的,应该利用13岁前记忆力最好的黄金时代多记诵点东西,多背一点东西。季羡林先生一直讲,学外语的最好方法是什么,是下笨工夫,多读多背。所以《三字经》在这方面特别好,一直强调学习必须刻苦。当然今天没有必要“头悬梁,锥刺股”了,但是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应该提倡,某种意义上勤奋、刻苦是孩子人格的一部分,对这一点必须强调再强调。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这句话是钱钟书先生的名言。钱钟书有“照相机”般的记忆,他超出常人的勤奋,他下决心“横扫清华图书馆”,他泡图书馆之勤之久几乎无人可及。他高考时的一种做法,那时候他学文科,他说他曾经把历史课本抄过七遍!他说,抄过七遍后,他发现很多历史上的细节题目他都可以轻松答出来,而且可以做到对历史的知识很系统地把握和运用。生活中有太多的聪明人,但是却没能有大的成就,原因就是没有在一点上下笨功夫。能够看透这点,并且能够狠下心做笨功夫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之人。

要正确看待中考和高考竞争,高考竞争实质上是毕业后社会地位与物质待遇的竞争,这是个社会问题,不是教育、更不是考试能够解决的了的。如果像有些发达国家,职业学校毕业生和博士毕业待遇差不多的话,还有多少学生愿意去读博士,很多学生可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中国毕竟不是发达国家,人口有这么多,竞争激烈是必然的。考试特别是高考决不能理解为是“智育”的竞争,学生夜以继日学习,以优异成绩参加高考,表现了有志青年为祖国的富强、为科学文化的繁荣而奋斗的决心,表现了年青人对社会、对父母、对家庭的责任感,表现了为争取美好未来而投身激烈竞争的勇气,这本身就是政治、是德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