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要全面,教师专业发展也要全面。本次市级教学能手评选反映出,部分综合荣誉较高的老师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成绩,其主要原因就是发展不够全面。
这次教学能手评选综合素质评价(材料部分)分为六个方面,⒈政治思想和职业素养,主要指综合荣誉方面;⒉教育工作,主要体现在班主任、团队工作等学校和班级的管理方面;⒊教学水平,主要体现在优质课和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说课、课件)等方面;⒋教学研究水平,主要体现在著作、论文、课题、试题、课例等方面;⒌教学成绩,主要体现在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学校表彰的教学先进个人等;⒍教学辅导,主要体现在辅导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状况。
这个标准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全面性,涵盖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二是重点突出,突出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这是近年来一贯的导向,特别在课方面,不仅要求教师有优质课,还要有公开课或观摩、研究等课,优质课是个人课的水平与高度,公开课是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教学成绩是教师综合水平的集中体现,其他方面无论多么优秀,没有学校及上级部门认可的教育教学成绩是大的缺憾;三是导向性,在教学研究方面,前几届是论文高于课题,随着论文在职称评选中的淡出,课题的分量在提高,不在于是否立项,不在于研究的课题高深与否,学校的小课题有成效即可,提供的学科优秀试卷也可以,今后各级教研部门不再评论文,改评课程资源,这个范畴更加广泛了;四是普适性,在有些综合水平高的学校中,分配的荣誉数少,而优秀教师数量较多,即使工作成效较好的老师也未必能取得应有的称号,为了体现普适性,在综合荣誉、教学成绩等方面设置了基础分(本项最高分的60%),这样即使没有机会获得综合荣誉和教学质量奖的教师,在分值上也不会拉的差距过大;五是时限性,文件中对论文、教学成绩设置了五年期限,因为,这几类,在五年当中人人都有机会获得。相应的对综合荣誉、优质课、公开课等则没设时限,因为老师一生中获得这几项荣誉的机会比较有限。
随着形势发展,今后在某些项目的评选政策上可能对在教学示范校、学科基地建设、课程实施等方面做出卓越成绩的单位或学校在指标分配方面给与适当奖励,对有重要贡献的个人给予破格申报的机会等探索。同时,在评选标准方面也将进一步完善,使之更好地引导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