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教育系统各种评奖泛滥,教师为评奖所累,却又不得不评,各种评奖耗费了教师有限的教书育人时间和精力。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千秋工程,需要面壁十年,然而,一方面要求教师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另一方面又给他们设置了很多诱惑和干扰。教师就像在应试,只能跟着走。
干好工作,晋升职级,这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结果,现在却变成了大多数人的工作目的,刚参加工作,就想着要发表几篇文章,评几个奖励,弄出点名堂,出现了一些本末倒置的现象。
现在各种层面的评奖不仅劳民伤财,牵扯了教师大量精力,造成了教师的浮躁心理,恶化了融洽的共事环境,而且许许多多所谓的成果是毫无价值的,每年数以万计的论文有几篇能转化成教育生产力的?有几篇能给教育带来理念、管理、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有几篇能在课堂生根、开花、结果?因此,近几年,许多地方职称评审论文不算了,我希望除保留少数被广泛认可的奖励,其他的不算的东西越多越好,从政策上减少诱惑、消除干扰,建立起一种让教师清清静静地教书育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评估体系。
我曾经有一个教化学的同事,一篇文章没写过,一个奖励没要过,但最终他评上了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大家觉得这些荣誉给他名副其实、心服口服,这是多么好的评奖机制,我十分憧憬这种评奖氛围的再次到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