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转)

(2009-10-07 07:26:33)
标签:

教学质量

生命线

教育

分类: 经验.评价
 
      一、质量与生命线的内涵

    质量一词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生活质量、服务质量等等。

   (一)什么是质量

    质量通常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

    第一,质量是一个准则,也就是说一个行业、一个部门或者说一个人,你的工作、你的行事都应当遵循一定的标准。如果你依据这一标准,你的工作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你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进入消费者的视野,你也才能在社会上站住脚。

    第二,质量是一份忠诚,如果一个单位的员工对自己的未来沮丧且没有安全感,对领导层不信任,那么,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单位和员工的命运应该绑在一起,这是一个双赢的哲学。只有在系统中的人们有安全感并且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才有可能获得质量。换个角度来说,质量实质上是由员工对单位的忠诚换来的。

    第三,质量是一种责任,质量不是质量控制部门或质量专家的责任,质量是单位内每一个人的责任,尤其是最高管理层的责任。在员工中确立“质量在我手中”的观念,让每一个员工明确:一个优秀的产品是通过每个工序的精心、规范劳动实现的。

    第四,质量是一种文化。质量文化是企业也是学校做大、做强的源动力。将优秀的学校文化渗透到教学质量管理中,让学校文化统一教职员工的思想,使教职员工明白“学校是以质量拓市场,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道理,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的水平是学校对外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质量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购买商品,喜欢名牌、品牌;因为一看牌子,就知道它的质量如何。也就是说,名牌、品牌代表着一种文化。一个品牌的知名度、生命力、市场竞争力取决于消费者的认可度,赢得消费者最终就会赢得市场。尤其是现代社会中,名牌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说:名牌、品牌的产品,它给我们提供的不仅是一个产品的消费,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我们自身的一种价值取向。

    (二)什么是生命线

    生命线是指保证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线。在手相学中,生命线是指从食指与拇指之间开始,环绕拇指到手腕的曲线。它是人的生命力与健康的表征。在人生的旅途中,生命线是每个人的生命走向。它有曲有直,有宽有窄,有长有短。

    就每个人而言,生命线,有形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手掌中,无形于漫漫人生岁月里。它难以捉摸,充满离奇,因而显得神秘和玄诡。谁知道,哪一段是顺畅的坦途,哪一处是难逾的关隘?生命线,就是每个人生命走过的路线,就是人们生存的底线;就每一个人来说,自己的生命线不是掌握在别人手里,它只有一个主人,就是你自己。无论你我的生命线是长是短,每一笔都由你我自己来涂画的。生命最宝贵之处,并不在它的长度,而在它的广度和深度。如果我们能很精彩地过好每一分钟,那么这些分钟的总和,也必定精彩。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线,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你生命中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事件,就是构成你生命线的点。其中有些点,可能会改变你我生命的走向,可能会把你我带到人生的某些岔路口而不能回头。据说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条线,这些鲜活流动的线五彩缤纷,纵横交错,组成了具有完整体系的世界,人类才得以健康、平衡地发展。

     二、学校教学质量的价值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来源于“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在沙漠中,水是人类的生命线;在市场经济中,信用是企业的生命线;在学校里,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一)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基本能力

    教育教学质量是任何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根本,是学生顺利成才之保障。抓住生命线,这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命题;抓住生命线,这是我们校长、教导主任与普通教师最基本的功夫。一个学校没有了质量,也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生存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把握质量就是给学校添砖加瓦,就是把握自己,把握未来。

   (二)教学质量是学校崛起与扬名的根本原因

    古往今来,任何一所名校的崛起,无不以教学质量取胜,衡量一所学校的高低优劣,也是以教育质量论英雄。衡水二中、北京四中、成都七中可以说都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任何一所学校,只有打造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线。

   (三)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的根本问题是学生素质的发展水平。而学生的发展,一个重要路径是教学。因此我们说,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核心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在教学管理中所做的任何工作,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校教学质量的管理

    质量是教学的生命,教学质量管理就是通过抓质量来实施管理。

   (一)研究并确定质量标准

    所谓质量标准,就是指每一门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内容,或者说学生在学习每一门学科时应该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每一个校长与教导主任不一定都要熟悉每一门学科的具体内容,但是我们一定要熟悉每一门学科的质量标准,这一标准的表现不是一个简单的分数,它应当包含这门学科最基本的一些原理、方法、规则,他们分别可以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以及综合运用等术语来描绘标准的要求。

    (二) 教学质量的控制

    第一,抓底线评价与底线管理

什么是底线?底线就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标准,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换一个角度来说,底线就是指我们做事做人最低的标准、条件、限度。一个人如果连起码的底线都做不到,那么,他就不算人,他就会死。

    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顶线评价几乎替代了底线评价(即合格性评价)。这种取向,异化了基础教育的性质,限制了青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所有的教育活动,学生、教师、家长、学校都围绕着“分数尖子”转。学生的欢乐变成了得分的欢乐,学生的失落等同于得分的失落。顶线评价无法做到面对全体学生,只是针对部分尖子学生;底线评价能够真正做到面对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合格线。当学生能够从顶线评价的重压下解脱出来,他们就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去发展个性,与同伴交往。

    我们可以组织教师通过学习学科课程标准,理清学科最基本的要求,分别出学科要求学生理解与掌握的最基本的东西,抓住这一底线,学生最基本的素质就会有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底线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与内容就是“教学五认真”—— 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学生,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考核与组织课外活动。

    第二,通过加强教研组建设与管理实现教学质量的控制

    教研组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处于中枢及骨干力量的位置,有着疏通、组织、调整、反馈等方面的作用。搞好教研组工作的管理,有助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控管理,有助于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项探讨,提高教学管理的执行力,进而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监控。

学科教研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研究学科的课标、教材教法和教学规律,研究学生的学习并对本学科教学工作实施管理。

    第三,通过加强备课组建设与管理实现教学质量的控制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认真备课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职责。教师应在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备课(进行教学设计)。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经过十年的实践与积累,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集体备课制度:内容上做到四个“统一”,两个”研究”。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统一基础知识和教学要求;统一训练内容。研究教法和学法;研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集体备课的重点是备教学过程,备教学方法。

    第四,通过教学督导组来监控教学质量

    学校建立教学质量督导小组,并让其常年进驻课堂,充分发挥“督”和“导”的作用。在教学质量督导小组的督查过程中,为全面掌控课堂教学情况,学校还可以制定《教学日志》、《教学调查评价表》、《教师工作质量月考核评分细则》、《教研组长工作质量月考核表评分细则》等相关规定。

   (三)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

    为了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学校教导处可以考虑建立“半期调查”制度,面向全体学生,对其所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把调查情况汇总后并反馈给教师本人,同时为学校教学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教导处还可以建立不定期抽查制度和定期巡视制度,意在及时发现问题和及时做出调整。

对教学质量的评估,要学会从底线抓起,不要一来就好高骛远,标准与要求过高,会让多数学生从一开始就处于失败者的位置,会给学生形成一些不健康的心态,会对学生的进步留下过多的阴影。从底线抓起,对教师对学生都会有正向的积极的激励作用,成功教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从底线入手,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帮助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刘裕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