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明日报》如何看待教师队伍建设的四个关系

(2009-09-29 15:38:58)
标签:

教师队伍建设

关系

教育

分类: 报刊发文
http://www.gmw.cn/01gmrb/1998-08/12/GB/LOGO0.GIF
1998年08月12日

如何看待教师队伍建设的四个关系

 

阚兆成

 

  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的一大支柱,一所学校教育改革的成败,教
育质量的高低,都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建立,给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奉献与报酬。自古以来,广大教师就崇尚奉献,被誉为“春蚕”、
“蜡烛”和“人梯”,然而,教师的奉献也是以一定报酬作基础的。
教师们虽然不追求高额的报酬、优厚的待遇、至尊的地位,但是,满
足教师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报酬是激励和保持他们发扬奉献精神的
源动力。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报酬是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的重要因素。
既要体现历史劳动和劳动积累,又要激励现实劳动和劳动水平,还要
反映学校对教师提高和发展的导向。因此采用比较科学、合理,能被
大多数接受的报酬分配办法,努力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激励
他们拼搏奉献,回报社会。

  品德与能力。就教师的品德和能力而言,品德是第一位的,品德
反映一个人的政治思想和工作态度,它决定着工作的性质和方向,决
定着职业技能的发挥程度。品德的培养不仅要有思想上的疏导和政治
上的激励,而且要有生活上的关心和纪律上的约束相配合。要特别注
意把品德和能力统一起来,把教师刻苦钻研,积极上进,教好书,育
好人,争取优异成绩视为品德高尚的重要表现,决不能把二者分割开
来,甚至对立起来。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因此,在教
师队伍建设中,既要重视品德修养,又要重视能力培养,努力建设一
支师德高尚,教育教学能力高强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稳定与流动。一个学校的教师队伍若总处在频频变动的状态,那
是什么名堂也干不出来的。但是,稳定也是要相对的,否则,就会形
成死水一潭,失去活力。一个学校的教师队伍,不应该仅有教师自己
主动提出要求调动的被动流动,而更应该有根据教师的表现和工作的
需要,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组织调动的流动,后者,才是一种自觉
的、会产生一定积极社会效益和管理效应的流动。没有这种流动,就
无法很好优化教师队伍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也就更无法很好地对
教师队伍进行科学管理,久而久之,还会导致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
此,让该留者留,也让该流的流,这往往会带来互促两利的效果。

  群体与个体。目前,多数学校教师群体的组成有两个突出问题,
一是多徒一师,近亲繁殖现象普遍。一个学校的师资来源只有几所师
范院校,其主要来源就一两所学校,多数还是本校送出去的学生,毕
业后又回来任教。教师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等非常相近;
二是教师的年龄、性别、职称比例失当,小学女性多,中学男性多,
年龄两头大中间小,骨干教师缺乏。这两个问题的存在,使得群体构
成成分简单,不利于产生杂交优势,不利于学术研究,不利于教师的
成长,也不利于学生求异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一个学校的教师队
伍是就其群体而言的,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是群体中的个体,
个体素质不能得以提高,群体素质就很难有大的发展。因此,在教师
队伍建设中,要处理好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对不同类型的教师要提出
不同的培养标准,创造一种适合各类教师成长的良好条件,形成“让
尖子冒得出,叫多数迈大步,使差师不落伍”,分类推进、全面提高
的师资培养运行机制,努力提高每个个体素质,促进群体素质的全面
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