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些目标、关系、方法、策略仅靠文字阐释很难让大家理解到位,但借助一些形象的比喻,就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本文试用几个比喻来解读几个教育“难题”。
“汽车驾驶员”和“飞行员”。 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用培养“汽车驾驶员”还是“飞行员”就很容易说明问题。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汽车驾驶员”,而不应该是“飞行员”。 经过培训考核人人都能成为合格“汽车驾驶员”,在合格的基础上自然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驾驶员。若把目标定位在培养“飞行员”上,自然就有95%以上的学生不合格。因此,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是“合格+特长”,合格是基础,在合格的基础上自然有一大批优秀者涌现出来,若把培养目标定位在优秀上自然会扼杀一大批学生,使一大批学生成为学困生。
“百米跑道”或“游泳池”。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像运动员训练时的“百米跑道”或“游泳池”,目标任务明确后,就要对目标进行分解,围绕实现目标任务在操作层面上进行科学训练,训练要讲求策略、技巧和战术。若把学生放到大海中练游泳、放在沙漠中练百米,这不仅不科学,而且是低效的,最终也达不到训练的目标。
“开刀”、“微创”与“激光”。 如果把教学方法看做医生做手术,就很容易分清方法的优劣。譬如,目前,男性前列腺手术主要有三种方法:开刀、微创、激光。谁都知道激光手术是最先进的方法,但目前国内掌握此项技术的人员寥寥无几,激光手术先进但掌握的人少,不能很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服务。开刀又太痛苦,已经落后了。因此,微创是目前最好的方法,因为掌握这种技术的人员多,技术成熟。同样道理,最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成熟而被大多数教师能够掌握的方法,先进方法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大圆”与“小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知识是一个大圆,能力是装在知识大圆里面的一个比知识稍小一点的圆,二者相交重叠了绝大部分,随着知识大圆的不断扩大,能力小圆也不断扩大,随着能力小圆不断扩大,知识大圆也不断扩大,二者重叠的部分越来越多。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的有效利用就是能力,能力都是由知识转化而来的,因此,过分强调能力培养而轻视知识传授是有一定偏颇的。
“加油站”和“检修站”。 表扬和批评就像“加油站”和“检修站”。表扬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加油站,批评是发展过程的检修站。只加油不检修,或只检修不加油,都是不行的。该加油时不加油就失去了动力,该检修时不检修就可能造成更大的破损。表扬让孩子得到一种被关爱、被肯定的感觉,激励孩子不断进步。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巨轮”与“货物”。不少老师认为,课程改革后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起来比较困难,于是备课本上课课相同,形同虚设,其实,知识就像一艘巨轮,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这艘巨轮上的货物,有的老师的教学是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装载到知识的巨轮上一同运到学生的脑海里,有的老师则只把船开了进去,不装载任何东西的船是没有任何卸载的,几乎是无效劳动。这非常需要备课时把货物准备好。
(山东教育报2015年1月12日5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