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教师参与教研、科研既是事业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至今仍有不少教师搞不清教研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不知如何处理教研与科研的关系,盲目的把教研科研混为一谈,影响了教科研重要作用的发挥。
一、教研与科研的区别和联系
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搞好教学,主要任务是如何将已有的教育教学规律具体地、创造性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研是以教学经验传授、互相观摩为基本活动方式,
以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手段、教学组织管理等为基本内容,以各级各类考试检查其效果。教研活动产生的文字成果,
多为教学经验总结,优秀教案,典型试卷等。
教育科研是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其研究过程是立足已知、探求未知,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它不仅研究学校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
而是包括一切在社会、家庭发生的教育现象和教育过程,以及与教育有关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
科研的研究成果是揭示教育本质属性、特征、规律等有关教育的新知识。
教研与科研均属于教育科学领域开展的不同层次不同广度的认识研究活动,均以探索教学规律为己任,二者出发点不同,直接目的和完成的主要任务也不同,科研包含教研,教研是科研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教育科研的过程是一种探索的过程,强调创造与开拓,在学术研究的领域里,不能有任何主观的限制,而教研是为日常教学工作服务的,尽管也强调创造与开拓,
但这种创造与开拓必须限制在教学大纲规定之内。教育科研的成果是新的教育科学知识,表现为科研论文、研究报告、操作方案等。
教研成果则是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学业上的进步。
二、教研与科研结合的理论分析
科研可以促进教研,但促进和提高决不是替代。凡带有改革创新性质的举措,都应先试点,
取得成功后再推广。教育科研担负着教育改革试验的任务,这是教研活动无法担负,也不应该担负的。教育科研中探索性的内容不宜作为教研的内容,因为探索就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而教研决不能使教学在成功和失败之间进行摇摆,否则,就会贻误教学,贻误学生。在教学、教研、科研关系中,我认为“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三者是相辅相承的,教学为主,教研、科研为辅,但决不是教研、科研为无,也不是可有可无。实际上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研、科研,没有成熟教学理论指导的教学是不成熟的或者说是盲目的教学。教研、科研搞不好,教学是难以有较大突破和发展的。从根本上说,搞教研、科研也是在搞教学,它是教学的深化,是教学取得成效的有力保证,它推动着教学理论不断向前发展。教研、科研有助于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探索出一套切合实际的理论和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学的更快发展,使教学上水平,上档次。
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教研和科研的关系中,
科研与教研在社会分工上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遵循的原则有所差别,在效果评价上也各不相同。但它们又相互联系,统一于教学实践之中。
学校要以教研活动为主,以科研为先导,这个关系不可变。无论是教研还是科研,都要服务于教学这个中心。我们应当通过科研活动,总结经验,
有所发现,获得科学的认识,又应该在已有的科学认识指导下进行教学研究,把教研与科研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教学实践,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研与科研结合的途径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工作的秘诀之一,就是通过教育科研唤起教师探索和分析自己工作的兴趣。”
古今中外无数事实充分证明: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依据和根本保证;是提高领导干部、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概括地讲,教育科研对教育发展提供“促进”的动力和科学的保证。因此,教育科研一定要走在改革的前面,起“先导”作用,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走向科研教研要结合起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寻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实际上开展教科研,是以“有限的教育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教育产出效益的最上算的投资”。只有教育科研意识的觉醒,科研认识的到位,才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质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育科学研究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程度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