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
(2009-08-19 09:24:36)
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脱离实践的教育教学是培养不出高素质人才的,让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写入党的教育方针,不仅有利于扩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范围,也有利于解决当前教育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使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有了方针政策的规范和保证。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更应该全面贯彻。教育密切联系社会实际,重点要放在提高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上。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知,是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说教灌输的,其余三者,不是课堂教学力所能及的,不走向社会、深入生活是完不成的。思想品德的知并不难,难的是情、意、行的到位,它们才是思想品德成熟的标志。只有生活实践才能感其情、磨其意、检其行。因此,德育要走出教室小天地,步入生活大课堂,只有把学生放到真实可感的社会生活中去接受教育,才能使其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该做,什么不为,什么要追求,什么当唾弃。教者如果带着一群学生去工厂、农村、街道、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去看、去听,去讨论、去认识;把孩子们关心的惩腐大行动、三峡大工程、2008年奥运主办城市、南极上空的“黑洞”、地球寿命五十亿年......带到思品课上一起交流,哪怕出现争执,那也是美丽的上升。一事一人可以成为孩子们讨论的话题,一本书一条新闻也可成为他们争议的焦点。渐渐地,他们懂得要关注家庭、关注学校、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更为广阔的时空......
随着人类活动的丰富和实践的发展,人们学习知识与认识事物的渠道已不仅限于生产劳动,大量的实践活动,诸如社会调查、社区活动、志愿者活动等,都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一项研究任务、一次专题采访、一个调查报告、一件用品制作、一次社会公益活动、一场汇报演出、一个主题绘画、一套摄影作品等等,都是锻炼学生设计、分析、思考、行动诸方面能力的好机会,学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还能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给学生更多地提供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生通过参与式的交流,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的实践中学会学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体现在认识问题的结果上,而且在整个认识真理的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实践出真知,一次深切体验后所受的教育,远胜于一本思品书的苦口说教,触动灵魂的一次感受总要比假大空的喋喋不休效果好,影响深。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变得丰满、深刻。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受益无穷的财富。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