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乐子
(2010-11-02 05:34:46)
标签:
独处寂寞留学英国周国平杂谈 |
分类: 老饭.食物之外 |
作家周国平在《只有一个人生》里关于独处的一段话很是值得回味。他说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他很生动地归纳了人在寂寞中的三种状态。第一种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也一心想逃出寂寞。第二种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情来驱逐寂寞。第三种则是让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对他所描述的抽象的第三种状态仍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但是知道,那将是一个可以和寂寞安然沟通的境界。
我想我的现状仍处于第一,二种状态之间吧。或者乐观地说,我正处于一个进化的过渡途中:独处时既会被寂寞压迫,偶尔也会略施小计让它失色。独处的日子多了,给自己的考验也会开始多起来。想要成为一个能真正读懂生活的人,先多花时间读懂自己吧。应该感谢老天给了我这么好的契机,给了我富足的时间去了解自己,了解真我。
大部分独处的日子是快活的。既不用考虑太多外表的虚华,也不会有人因此而品头论足。在自己的世界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只是,这些喜欢做的事情很难挖掘而已。上课,上网,去超市,看书。还是上课,还是上网,还是去超市,还是看书?看来大脑的思考范围确实有限。日复一日这样的一个人生活,怎能让寂寞妥协?开始找点乐子吧。或许可以,还是上课,还是上网-1,还是去超市,还是看书+1?这样会不会更靠拢周国平描述的第二种状态了?